1、如果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5年”“毛泽东”“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平型关大捷
D.重庆谈判
2、下侧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
D.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过去皇帝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至高无上的。如今皇帝都可以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旧的腐败的东西不能丢掉呢。”这段话表明( )
A.太平天国打击了君主专制
B.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序幕
C.辛亥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
D.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
4、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大战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小说《黄海大战》
B.电影《甲午中日战争》
C.民间留传下来的对黄海大战的描述
D.日本人拍摄的黄海战役时的照片
6、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 口号。“后方挖蒋根”是指
A.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B.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
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中共在国统区的地下斗争
7、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的词语是( )
A.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B. 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 光明前途 良好开端 D. 科学发展 高举旗帜
8、请仔细观察下面的三副图片,判断他们反映的共同主题
A.列强侵略
B.民族抗争
C.近代探索
D.民族崛起
9、“1911年10月10日晚,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夺取了军械库,然后打开城门迎炮兵入城,一起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全城被起义军占领。”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0、在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作出的预判是( )
A.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C.战争是持久的战争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1、“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
A. 中法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鸦片战争
12、由洪秀全领导、坚持战斗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农民战争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黄巾军大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台湾民众的抗英斗争
13、蔡英文曾应邀到台湾明道大学以“向世界出发”为题发表演说,声称大陆如果不能尊重“台湾独立”,两岸可能没办法合作下去。这表面
A. 蔡英文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台湾和大陆对抗升级
C. 和平与发展不再成为时代主题
D. 祖国统一最终难以实现
14、得出“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被打开
B.中国的领土的完整和主权遭到破坏
C.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5、1913年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矛头直接指向复辟帝制的( )
A.清朝政府
B.袁世凯
C.段祺瑞
D.蒋介石
16、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 )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董存瑞 ④雷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7、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下列人物属于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家是( )
①章炳麟 ②邹容 ③陈天华 ④梁启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新青年》的创办者是
A.鲁迅
B.李大钊
C.胡适
D.陈独秀
19、下图中空格所代表的历史阶段是( )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取得伟大的胜利
C.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0、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下列变法内容中最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的是( )
A.裁撤冗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C.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D.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21、新中国成立后,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_________.
(3)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___。
(4)1986年,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计划纲要是_________。
22、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人物的名称。
(1)虎门销烟,反抗侵略——(2)视死如归,血战黄海——
(3)救亡图存,变法牺牲——(4)百团大战,彰显精神——
(5)舍本逐末,实业救国——
23、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产阶级思想色彩的施政方案《________》。
24、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从中获得了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北伐战争中,________领导的独立团,取得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的胜利,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美誉。
(2)1927年,________________成立,蒋介石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__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2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开始于________;“中国所说的统治以国君统治百姓而己”这一现象结束于________。
27、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的战败,刺激其开展(_____),重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_____) 战争后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_____)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 ”道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辛亥革命之后,因封建制度受到冲击而得到发展;(_____) 期间,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 短暂春天 ”。一战后,(_____),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近代民族工业受到(_____)、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推残,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28、洋务派以“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以“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29、他们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罪行,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等方式,并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这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__运动。
30、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_____,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1、202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日。回望历史,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建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叫什么?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哪里打响?次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标志着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诞生,请问该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
(3)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谁窃取?为限制其权力,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律文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什么性质的文件?
32、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亦是激活原有制度活力的重大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制度。请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哪一年召开的?大会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管理方面的一次制度创新,请问:这一制度主要适用于什么地方?实施这一制度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3)“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思路创新,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历史伟人是谁?运用这一构想,我国于1997年成功恢复对哪一地区行使国家主权?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72周年庆典反映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可是,随着列强的入侵,近代中国也曾陷入过落后、屈辱的境地。铭记历史,才能知耻而后勇。
(1)请依据表格中提示,完成填空
战争名称 | 侵华国家 | 主要条约 | 影响 |
鸦片战争 | ① | 《南京条约》 | 中国开始变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英、法 | ② | 进一步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③ | 日本 | 《马关条约》 | 大大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俄、英、美、日、 德、法、意、奥 | ④ | 中国完全陷入 ⑤ 的深渊 |
(2)从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学习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4、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军国主义曾对中国发动了两次侵略战争,但结局不一样,其结果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马关条约》
材料2: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塞了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收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入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材料3: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畔,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昭示我们,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1995年《人民日报》社论
请回答:
(1)材料1中“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什么主权?最能体现19世纪末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特点的是其中哪一条款?
(2)《马关条约》的签订直接导致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这次历史事件的主要发起者是谁?
(3)各举一例佐证材料3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英勇抗战”的结论。
(4)结合材料2、材料3和所学过的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一败一胜的主要原因。
(5)结合材料3谈谈八年抗战的胜利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