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北伐战争中,右图人物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这位人物是( )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
2、毒品是人类的一大公害,打击涉毒犯罪是各国政府的职责。早在一百多年前,中国人民就进行了一场销毁鸦片的战争,领导这场斗争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世昌
D.陈化成
3、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四个阶段,下列叙述与“猛药重治”有关的是
A. 创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工业企业
B. 起到了思想启紫作用
C. 真正怠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动摇了封违统治基础
4、1984年3月,福建省55位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信。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B.强化国家监督管理
C.允许国有企业到境外上市
D.要求国有企业私有化
5、国共两党第一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C.中共一大的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6、关于如图文件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颁布于抗战时期 ②实行耕者有其田
③激发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 ④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革命的形式并不代表革命的效果和性质。下列历史事件中,以民族解放战争形式表现的资产阶级革命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印度民族起义
8、下面示意图中②处,应填写(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9、红军胜利完成长征的标志是( )
A. 毛泽东接手领导权 B. 巧渡金沙江摆脱围追
C. 三大主力会师 D.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0、表格的使用有助于同类问题的归纳总结。小刚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分类整理了三个条约的部分内容,见下表。由此可以看出,他分类的依据是,这些内容都破坏了中国的
条约 | 内容(部分) |
《南京条约》 | 割香港岛给英国 |
《北京条约》 | 割中国东北领土约40万平方千米给俄国 |
《马关条约》 |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
A.司法主权
B.领土主权
C.关税主权
D.贸易主权
11、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2、圆明园的十二生肖铜首相,现今仍有蛇、羊、鸡、狗四件下落不明,请问它们流失的历史时期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傅斯年在五四运动的反思中写道: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开展社会调査,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等活动。这说明五四运动
A.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 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C. 开启了近代民主革命运动
D. 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
14、焦裕禄在什么县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忘我工作,恪尽职守。( )
A.迁安县 B.栾城县
C.望城县 D.兰考县
15、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依据是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提出了“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 D.运动有商人参加
16、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当时最大的军工厂。此外,各省先后办过20个机器局,都是兵工厂。其间不仅搬入了外国的枪炮、弹丸、雷管,而旦外国的机器也由此而传入中国。这些企业由国库支付开銷,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兴办这些企业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要求
B.兴办这些企业使李鸿章等官僚大发横财
C.洋务派兴办了近代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17、下列图片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A.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8、19世纪80年代,在中国边疆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清政府建立了两个重要的行省来巩固国家疆土,它们是
①新疆行省
②湖广行省
③西藏行省
④台湾行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20、下列不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A.建立土地公有制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消灭了地主阶级
2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式的标志是________
22、政治、经济和国防建设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1)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制度,它是我国一项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________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1956年组建的________部队,是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23、1950年,颁布《________》,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1954年,通过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4、1885年,清政府成立______,统一协调指挥北洋舰队等,同年还在______建立行省。
25、苏联的工业化: 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成果:苏联由落后的_____变为强大的_______。苏联模式:形成时间:_______年。形成标志:_______的颁布。
评价: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发展,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由于没有尊重________,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26、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
27、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________胜利,粉碎了日军“________”的神话。
知识点2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28、目的:推翻________、孙传芳、________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9、“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是光绪帝哀悼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_____________。
30、填空题:
1.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黄海海战中,他率致远舰与日舰激战,最后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他是 。
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给英国:《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澎湖列岛给日本。
3.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 ”,揭开变法序幕。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的 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
31、认真阅读下面两幅照片,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我国政府分别从哪两个国家手中收回了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
(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说说这一构想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4)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32、重大会议能够帮助人们认清方向,继续前进。
(1)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______。
(2)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会议是______。
(3)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会议是______。
33、在中国近代史上无数革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事道路,抛头颅撒热血。大家结合我们本学期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举例一到两名革命英雄人物的名字和事例并阐述他们的革命精神。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面图表
(1)图表中所列内容与哪一次运动有关?
(2)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分析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 (‘发’指大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
(3)根据材料二分析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4)根据材料三,说说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