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鲁迅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的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敬告青年》

C.《文学改良刍议》

D.《骆驼祥子》

2、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期间,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获得胜利的战役是( )

A.汀泗桥战役

B.枣宜会战

C.武昌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3、戊戌变法的时间是( )

A.1897 B.1898 C.1899 D.1900

4、下列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内容的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坚持改革开放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 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

C. 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D.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6、蒋经国曾描述20世纪20年代在苏联求学的见闻:莫斯科满街都是小商人的店铺,商店有国家和私人开办之别,外国资本家还可以经营中小企业。由此可知,当时苏联正在实行(     

A.农业集体化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体制

7、“君子和而不同”,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大智慧,意思是“和谐但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1955年,周恩来总理巧妙运用这一智慧,为万隆会议成功召开作出的重大贡献是提出了( 

A.“求同存异”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基原则

C.“和平与发展”的战略

D.各国之间互不干涉内政

8、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因为(     

A.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B.颁布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确立了只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损失巨大的文化大革命

9、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的记载大不相同。主张招抚义和团的大臣刚毅记载:“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而主张剿杀义和团的大臣劳乃宣则记载:“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据此可知(  

A.记述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

C.历史叙述会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得不同

D.历史事实与史料冲突无从确证。

10、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孟良崮战役

11、下图为漫画《爆炸声中除旧岁》、图中手臂上写着“中国核爆炸成功”,该漫画反映出当时中国(     

A.成功步入航天时代

B.尖端科技领先美苏

C.国防能力加强了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2、观察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 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13、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下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A.井冈山会师 B.长征开始 C.遵义会议 D.三大主力会师

14、它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 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这机构是

A.商务印刷馆

B.京师大学堂

C.中华书局

D.新华书店

15、《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

A.周学煕 B.刘鸿生 C.张謇 D.荣宗敬

16、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发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

C.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17、下图是小张同学所做的读书卡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口号:“扶清灭洋”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A.洋务运动

B.虎门销烟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8、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一二。九运动   D. 八一三事变

 

19、1952年底,我国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他们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使得地主阶级群体中的洋务先驱茫然无措。进京赶考的举人们也 被《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震惊到颠覆三观。他们曾经蔑视的弹丸小国,转瞬成为了要学习的对象。这些举人发起的运动是学习西方的(     

A.军事技术

B.政治制度

C.教育制度

D.文化制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________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2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________,创建人是________

 

23、请举出与下列历史战役特点相对应的战役名称或军事行动。

(1)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2)粉碎日军迅速灭亡中国计划的战役        

(3)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4)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4、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

 

25、公元前1500年,______人入侵并征服古印度,建立了_______制度。古代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____教的发祥地,创立时间为______

26、下列左图人物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既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右图人物____于2008年9月搭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7、民主与________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五四运动中陈独秀亲自起草《________》,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8、1856年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95年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9、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苦难史和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和奋斗史。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的仁人志士积极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将表格中①—④的内容填写完整。

事件

人物

主要贡献

事件

人物

主要贡献

洋务运动

洋务派的代表,以“①______”为口号,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戊戌

变法

宣传变法思想,培养维新人才。1895年发起“②______”(事件),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辛亥革命

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百折不挠。他提出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③______”

新文化运动

倡导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1915年在上海创办《④______》,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上述表格中的四个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请根据下列提示,将其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

B.中国历史上制度变革的第一次尝试是______

C.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的是______

30、请仔细回忆所学知识,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1)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为巩固政权,太平天国颁布了治国纲领________,1859年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玎制定了________

(3)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提出了________口号,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发生于哪一年?

(2)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2、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主要讲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即中国现代史。我们可以把中国现代史分为过渡时期、全面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过渡时期,即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基本特征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想一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的变化?

(2)全面建设时期,即从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期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虽然出现了失误和挫折,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三大改造的完成,那么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文化大革命时期,即从1966年中共中央发表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期间经济、文化、民主与法制都遭到极大的破坏,主要社会特征是什么?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即从1976年“文革”结束至今。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以什么理论为指导?实行了怎样的战略决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抓阶级斗争还是抓经济建设?

(5)请你用两句话谈谈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33、实现与维护国家统一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如下问题。

问题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说出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问题二:祖国统一大业的迈进

(2)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此法案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最初构想是谁提出的?

(3)在此政策指导下,我们已经成功解决了哪两个地区的回归问题?

(4)这两个地区的回归有什么重要意义?

问题三:推进和平统一大业

(5)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请说出“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什么?

问题四:感悟提升

(6)请结合上面问题的学习,谈谈你对统一大业的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为适应新形势,我国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不断进行调整,阅读下列“新中国农村发展三部曲”及中国梦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翻身)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田地的农民欢天喜地,纷纷表示:“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

(致富)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奔小康)

材料三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新年致辞中表示,2020 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决战之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中国梦)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习近平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遵循怎样的分配原则?材料认为该责任制的优越性是什么?

(3)材料三中“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据材料四,概括“中国精神”的内涵?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