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劳碌 绯红 一丝不苟 为富不仁
B.呓语 建树 和颜悦色 筋疲力尽
C.遁形 标致 粗制滥造 浑身解数
D.犀利 闲熟 任劳任怨 惨绝人寰
2、下列语段中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B. 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 我区中小学开展人人争当“最美学生”,提升学生精神品质。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夕阳下,大明湖浮光掠影的美景令人沉醉。
B.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正式开通,市民们慕名而至地到来。
C.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夸夸其谈,赢得了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
D.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欺侮(wǔ) 恬静(tián) 草长莺飞(zhǎng)
B.屹立(yì) 怅惘(wàng) 戛然而止(gā)
C.脑畔(pàn) 两栖(xī) 海枯石烂(kū)
D.闭塞(sài) 凋零(diāo) 目空一切(kōng)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杜甫,他被后世誉为“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叙述望中的悲凉景象,为全诗营造出一种荒凉凄惨的氛围,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B.“烽火”一联,写战火连绵不断,与家人通信之难,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C.尾联的细节描写,刻画出诗人的苍老之态,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伤思念之情。
D.全诗通过描述安史之乱中诗人被困长安时的所见所感,主要表现出广大人民所受到的痛苦折磨。
【3】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什么值得品味?
6、古诗文默写。
(1)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 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月下飞天镜, 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4) __________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一曲新词酒一杯, 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经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招揽天下士,《雁门太守行》引用这个典故,以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7、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这东西确实挺奇怪的,彻底地推翻了我原以为了解了的那点情况。从形状上看,他就像个小小的梨子,大概熟过了头,色泽不新鲜了,变成了紫褐色。这个稀奇古怪的玩意,这个似乎车工车间车出来的漂亮玩具,会是什么呢?
【1】文段选自《_________》,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_________(人名)的传世佳作。
【2】选文中“这东西”是指什么?“这东西”是哪种动物的杰作?
【3】根据原著内容选出连线有误的一项( )
A.豌豆象—尽忠职守的 “税务官” B.孔雀蝶——与木匠蜂作战
C.蝉——钟情于歌唱 D.螳螂——美丽的“杀手”
8、(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受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受精的任务。
【1】本段的说明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亿万年前的裸子植物全都是风媒花。
B. 随着昆虫的繁生,裸子植物变成了被子植物。
C. 被子植物的花瓣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 汁,有的散发香味。这样可以吸引昆虫。
D. 裸子植物依靠风力传粉受精,被子植物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受精。
【3】综合运用。
(1)“蜂争粉蕊蝶分香”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画线句子“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中的“比较”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年少的你,可能有过很多的旅游经历,或登高山临清流,领略自然之美;或 尝美食听传说,感受地域风情;或观古建探遗迹,品味人文古韵的……旅行,或改 变了你的认识,或带给你思考,或引发你美妙的遐想……
请结合自己的游览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游记。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②请务必注意给文章拟写合适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