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哪次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戊戌变法   D. 日本明治维新

 

2、“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这首歌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 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B. 采取了恰当的战略战术

C. 海外侨胞大力支持

D. 两大战场密切配合

 

3、关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是(  )

A. 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虎门销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动

C. 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D.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动力。“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是指中国(     

A.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此翁”和“你”分别指(     

A.邓稼先袁隆平

B.钱学森屠呦呦

C.邓稼先钱学森

D.袁隆平屠呦呦

6、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了是:(  )

A. 中共七大的召开   B. 南京的解放

C. 西藏的和平解放   D. 中英签署《联合声明》

 

7、1919年春,胡老太爷从广州到上海探亲,此时他不可能看到(     

A.西式洋楼里,身穿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南京路上

C.自己的孙子正在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做准备

D.报童在大街上叫喊卖报!卖报!《申报》头条新闻—巴黎和会召开了!

8、大型历史剧《跨过鸭绿江》讲述了一场历时三年的战争,它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战争的胜利(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9、我国当代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中共“一大”召开

③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④太平军正式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农民政权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北伐战争

D. 义和团运动

11、“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

A.广泛的群众性

B.革命的创新性

C.斗争的彻底性

D.追求真理的进步性

12、“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材料相契合的选项是(     

A.义和团运动

B.北伐战争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

13、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街头,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有轨电车 B.西餐厅 C.火车 D.网吧

14、“当今有一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句话中的“她”指

A.阿拉伯

B.印度

C.希腊

D.巴勒斯坦

15、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光复会成立

D.武汉会战

16、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下列歌词中与其他三组反映的主题不同的是

A.青纱帐里,游记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B.我们是善战的前卫,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

C.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喊,炊断粮。草地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17、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一位状元却放弃仕途,投身近代工商业。这位状元实业家的观念意识是( )

A. 实业救国   B. 工商皆本

C. 重利轻义   D. 重商轻农

 

18、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A.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B.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西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9、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这样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作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定

C.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20、2005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得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 (     )

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_________的失败,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1900年,_________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22、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李鸿章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①___”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是中国历近代史上第1次近代化探索。

该图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②____,以他为代表的维新派推动下,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决议进行变法历史上将这次变法称为“戊戌变法”。

孙中山

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新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     ____,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陈独秀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正式吹响了④____的号角。这次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毛泽东

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⑤___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3、结果: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署“_________”。

 

24、《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_______;《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中②处是___________

25、1983年,包干到户在全国农村的普遍实行,激发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____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新路。

26、报刊的兴盛与流变是中国近代社会风云突变的政治局势和社会思潮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填写表格。

 

代表政治派别

主要思想

图1

 

 

图2

 

 

图2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27、在抗美援朝战争过程中,中国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的是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最终被大火吞噬的是________

28、协议内容:双方同意坚决避免_____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29、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 召开,会上决定把 作为代国歌。

30、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__________,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的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实现“救国之梦”,谁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2)为实现“建国之梦”,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3)为实现“强国之梦”,邓小平在哪次会议中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4)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32、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在学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单元后,李铭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良好开端——制度确立——出现失误。”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起步”指的是什么时期取得的成就?列举这一时期的取得的成就(2例)

(2)“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与这一时期两次重要的会议有关。其中“良好开端”指的中共八大,那么“宪法保障”与什么会议有关?此次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3)“制度确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这一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出现失误”指哪两次重大的失误?

(5)谈一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给你的启示与教训。

33、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英勇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人延续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战略决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请分别举出“南湖红船”、“八一枪声”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4)邓小平曾说:“他(毛泽东)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请写出红军长征途中确立毛泽东在中央领导地位的事件。

(5)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在1945年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1月26日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由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七个经济开放区构成的对外开放地带。进入90年代我国掀起对外开放的大潮。党和国家决定开放上海浦东,设置上海浦东新区,使之成为我国扩大开放的窗口,并以此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的新飞跃……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1)我国创建经济特区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所谓经济特区就是特别经济行政区,那么它在资金筹集方面有何特殊?

(2)邓小平同志的题词肯定了创建特区的正确性,请你说说创立特区正确的理由。

(3)结合材料二,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依照怎样的步骤进行的。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对外开放是由点到面一步步扩大的,那么对外开放的扩大有哪些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