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A. 瑞金——遵义——吴起镇——金沙江

B. 瑞金——金沙江——遵义——吴起镇

C. 瑞金——遵义——金沙江——吴起镇

D. 瑞金——吴起镇——金沙江——遵义

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火烧圆明园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④割台湾岛给日本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3、近代某一条约签订后,日本对华人不再优待尊重,甚至对华人充满了鄙视,也不再把中国视为其近代化的对手,提出要充当东洋的盟主。这一条约使

A.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 江苏苏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D. 清廷完全沦为西方列强工具

4、标志着中国“走进核时代大门”的事件是

A. 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B.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 1966年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5、“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A.时间观念增强

B.生活水平提高

C.通讯手段进步

D.消费观念变化

6、张华在国庆假期里观看了以下五部影视剧,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收复新疆》 《火烧圆明园》 《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④③⑤ D.③④⑤①②

7、它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纲领性文件,以绝对平均主义的原则来组织农村生产、分配和生活,试图让人人过着“通天下皆一式”的生活。“它”指的是(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中华民国约法》

C.《资政新篇》

D.《天朝田亩制度》

8、毛泽东说:“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这段话的背景是(     

A.国民革命失败

B.秋收起义受挫

C.土地革命开展

D.南昌起义受挫

9、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文明史》中对中国近代的一场农民起义作了这样的描述:“这次起义是一次驱逐地主、对其地产实现集体化的尝试。最终它失败了,主要是西方为了保住自己在商业上的好处而对清政府提供了援助。”材料所描述的“这次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三元里人民抗英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0、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被誉为“铁军”的队伍是(     

A.黄埔学生军

B.蒋介石军队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D.吴佩孚的军队

11、“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首《出塞》是革命志士徐锡麟的豪气之作,1907年,他在_____发动起义,刺杀清政府的安徽巡抚恩铭

A.浏阳 B.广州 C.武昌 D.安庆

12、下图中一系列条约的签订导致中国(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关税主权不断丧失

C.军事力量不断发展

D.近代化开始起步

13、“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14、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下面两幅图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纸质传媒影响巨大

C.专制主义已被彻底根除

D.商人投身革命事业

15、小明同学在寒假回老家时特别去参观了家乡的“大包干纪念馆”,他的老家最可能是

A.福建福州

B.安徽凤阳

C.江苏南京

D.江西南昌

16、二次革命发生在

A.同盟会成立时 B.宋教仁被刺后

C.中华民国建立前 D.新文化运动开始后

17、鲁迅先生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社会为背景创作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中有个情景是:阿Q被带到公堂上接受审判,不由自主想跪下去,一个长衫人物吆喝他“站着说!不要跪!”而阿Q终究还是跪下,被长衫人物骂道“奴隶性!”这反映出当时(       

A.司法审判严酷

B.政治斗争激烈

C.尊卑等级森严

D.新旧思想交替

18、美国学者约翰·耐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在2014年8月初海峡两岸合办的“甲午风云宝岛悲歌”展览上,展出一幅手稿。它是1895年由三名台籍举人联合两名清朝官员上书给光绪皇帝,痛陈“全台赤子誓不与倭人俱生”的呈文。他们上书的背景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20、20世纪前期,我国发生了一场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2年底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完成,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__________的大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2、2014年,(     )(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     )、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23、长征开始:1933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________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________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24、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开放沙市、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并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_____

25、会议内容:(1)___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2)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26、革命著作的出版和革命团体的成立有力的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1)章炳麟的《   》、邹容的《 》、陈天华的《   》和《警世钟》等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其政治纲领阐发为“ ”“民权”“民生”。

(3)各种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影响较大的有华兴会和

 

27、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                 夺取。

28、1949年___________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0、戊戌变法的影响:在________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践行长征精神活动中,小历认为,长征途中八路军过草地这一历程,深深打动了他,他决定奋发图强认真学习。

1)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小历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具体列举5条就可,不具体不得分)

3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束了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世界舞台上出现了哪些“中国声音”?是由谁代表中国政府发出的?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进入崭新的阶段,请列举这个阶段我国外交成就三例。

(4)进入21世纪,我国举办了哪些重要的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列举三个)。

(5)纵观新中国的外交,你有何感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在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1842年,清政府被迫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和哪两处为通商口岸?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

(3)请简单分析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并指出其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