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49年,毛泽东和周恩来致信宋庆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北平召开,中国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在信中所说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并成为政府的施政方针的重要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下列文献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3、“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充分反映学生爱国精神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南昌起义

4、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5、《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一书收录了3621首抗战歌曲,是目前收录抗战歌曲最全的书。下列作品会被收录其中的是(   )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毕业歌》 ③《黄河大合唱》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下面是广西某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单位:千克)。这说明(     

年份

消费品

粮食

肉类

禽类

奶类

1978年

123.60

19.20

1.00

6.50

1996年

73.30

32.80

10.70

21.40

A.饮食结构优化

B.文化教育进步

C.社会保障提高

D.住房条件改善

7、下图漫画反映的时代意义是

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B.民族革命,曙光普照 C.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D.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8、中央电视台每年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评选,你认为183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应是(  )

A. 邓世昌   B. 林则徐   C. 梁启超   D. 关天培

9、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 周年,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收起义

D.北伐战争

10、1951年6月至1952年5月,全国人民踊跃捐款,共捐款55650.37万元,可够战斗机3710架。这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心声是(  

A.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支援淮海战役,争取早日解放

D.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1、“一大的十二个代表,年龄最长的四十五岁,最轻的十九岁,平均二十八岁……参加会议的这些代表都是社会上还不知名的“小人物”。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二十八年后,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革命胜利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召开

B.中华民国建立

C.新中国的成立

D.实施改革开放

12、下表显示:到1913年,中国通商口岸进出船只吨数、进口贸易价值和机器设备进口价值均得到增长。这可以说明 (  )

项 目

1895年

1913年

通商口岸进出船只(吨)

29 737

93 335

进口贸易价值(千两)

171 679

570 163

机器设备进口价值(海关两)

200万

700万

 

 

A. 中国机器工业发展显著   B. 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D. 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13、张学良说:“我们自相残杀的内战,是要从此绝迹了;我们抗敌复土的光荣战争,是马上就要见之行动了,我们民族与国家已有了复兴的希望,这显然是我们中国划时代的一个事件。”其中“划时代”指的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中国共产党已开辟敌后战场

C.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中国革命性质已经发生变化

14、“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通过描写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封建家族的衰败历程来揭示中国近代前夜危机和封建社会没落的文学作品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15、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豪情万丈的诗人。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涉及的战役是

A.武汉会战

B.长沙会战

C.豫湘桂战役

D.渡江战役

16、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毛泽东最早亲自实践自己这一理论的事件是(     

A.参加重庆谈判

B.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

C.领导秋收起义

D.发表了《论持久战》

17、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上半年,山西农村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到1984年底,山西省农业总产值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59.98亿元,……其中粮食产量87.21亿公斤,是历史最高年;棉花产量达1.3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这段材料说明了山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A.背景原因

B.具体内容

C.巨大作用

D.发展历程

18、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参观嘉兴南湖纪念馆时指出,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党的生死攸关转折点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19、1955年8月,武汉钢铁公司开始施工。它的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100多家工厂为武汉钢铁公司制造设备和配件。这表明

A.国家支持一五计划工程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农业对工业建设的支援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20、所谓近代化,就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开启中国政治民主化道路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近代史上,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的是“____________”。

22、目的:推翻________、孙传芳、________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3、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4、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______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5、_________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地化程度。_________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6、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冲向日舰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

27、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________

 

28、1898年,光绪帝按照维新派代表________、梁启超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这次变法被称为“________变法”,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________”。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________

(2)戊戌变法期间清朝的皇帝是:________

(3)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

(4)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的地点是:________

(5)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________

30、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维新变法的序幕——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洋务运动创办的新式学堂——

(5)抗击洋枪队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6)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北洋军阀——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有哪些?

32、2021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班计划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竞赛筹备小组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压迫奴役的屈辱史,哪一历史事件结束了中国被奴役的命运,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了?哪一事件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新中国建立起来?

(2)新中国成立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2001年我国取得的一项重要的外交成就是什么?

(3)“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国复兴之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的“他”指的谁?

(4)2012年11月,是谁提出了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3、

(1)此人是  

(2)掀起 运动;中共一大时,党的中央局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诗词: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人教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

(3)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