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龙旗飘扬的舰队》详细记录了中国近代海军创建发展的曲折历史,总结了清末海军近代化失败的历史教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

A.平壤战役

B.黄海战役

C.威海卫战役

D.辽东半岛战役

2、1841年初,英国侵略军占领了(

A澳门、 B、虎门   C、香港岛   D、香港

 

3、1954年9月,小明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

A. 听取毛泽东作政府报告   B. 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 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为了维护国家统一,1878 年,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   率军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

A. 曾国藩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 张之洞

5、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重庆谈判

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下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针对(   

A.落后就要挨打问题

B.平反冤案错案问题

C.“两个凡是”问题

D.“以阶级斗争为纲”

8、“瑞金→遵义→泸定桥→雪地→吴起镇→会宁”反映的是下列哪一事件的行动路线图

A. 太平天国起义

B. 红军长征

C. 北伐战争

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9、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

A.重工业部门

B.交通运输部门

C.轻工业部门

D.冶金采矿部门

10、如果把“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联系起来判断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人物,他应该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曾国藩 D.孙中山

11、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写到,孙少平的姐夫王满银,从一个河南手艺人那里买了些老鼠药,在集市上倒卖了其中的十几包,每包赚了五分钱,总共得利不到一元。人家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他和那些扩大了几尺自留地或犯了点其他“资本主义”禁忌的老百姓等,都被强制“劳教”。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D.“大跃进”的发动

12、1931年9月19日,天津《大公报》刊登了一则《最后消息》:“据交通方面得到报告,昨夜11时许,有某国兵在沈阳演习夜战,城内炮声突起……因此夜半应行通过该处之平吉火车,当时为慎重起见,亦未能开行。”该报道提到的历史事件(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C.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D.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3、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充分反映学生爱国精神的事件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南昌起义

14、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珠海

B.海南岛

C.厦门

D.汕头

15、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人心。有三张纪念邮票以“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五大”为主题,对这三次党代会表述最恰当的一组关键词是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16、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 旅顺大屠杀   B. 南京大屠杀   C. 卢沟桥事变   D. 九一八事变

17、《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申报》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加。这一变化( )

A.说明了媒体引导国人反思和图强

B.反映了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监控

C.证明了国人开始关注日本的文化

D.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

18、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9、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 的事件是( )

A. 改革开放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废除封建农奴制度

 

20、下列港口被迫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①南京

②上海

③天津

④杭州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提示列举下列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18947月,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这是:  

(2)19世纪中期爆发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是:  

(3)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事件是:  

(4)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5)他们高举“扶清灭洋”的大旗,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抗争,这是:  

(6)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7)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2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_________火烧圆明园;_________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丁汝昌自杀殉国。

23、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4、下面是四幅不完整的楹联,请根据所学知识,在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

(1)_____销烟扬眉吐气,_____缔约丧权辱国。

(2)_____战争打破天朝上国梦,《_____条约》撞开闭关锁国门。

(3)_____赔款领土不再完整,通商议税主权已遭破坏。

(4)三元里抗英民众勇猛无畏,______圆明园纵火罪恶滔天。

25、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以_______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________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6、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____》。

27、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的领土

B.沙俄通过《北京条约》割占的领土。

 

28、填空题:

1.1862年,洋务派兴办的 培养了大批翻译人才;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   沉着应战,与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2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3.《中外纪闻》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成立的革命团体   的机关报;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  

 

29、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由此,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

30、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在中共_________大,这次会议还确立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几位?他们掀起了洋务运动,请问洋务运动的时间,口号,内容分别是什么?

 

32、1949年通过的哪部法律文件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列举两例我国目前建立的自治区。简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意义。

33、某历史兴趣小组自制的近代列强侵华大事年代尺示意图。观察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1)年代尺A处所指近代哪次侵华战争?哪一事件充当了列强此次侵华的借口?

(2)年代尺C处侵华战争后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了哪一条约?此条约体现了列强侵华的何种新趋向?

(3)从侵华的直接动机考虑,年代尺D处侵华战争与以往列强侵华有何不同?战争结束后列强又是怎样来维持此种侵华动机?

(4)年代尺见证了近代中华民族屈辱,而屈辱的背后又给中国人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启迪?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1867年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光绪也受到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

材料三:庚子(1900年)拳匪之乱以后,全体人民感觉清朝是我国民族复兴的一种障碍,这种观察是很有根据的。……同盟会和其他革命志士看清了满人的把戏,积极的试图以武力推倒清朝的政权。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的是什么?面对这一局面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光绪帝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努力?

(3)庚子年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以拳匪之乱为借口发动了哪一战争?为什么“庚子拳匪之乱”以后,人民对朝廷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4)根据材料四,分析该历史事件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5)材料五中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战役?图一、图二与图三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6)为了实现国家富强,近代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均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要实现国家富强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