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同年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下列成就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B.成功的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D.首次培育出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以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首次成功实践
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的建立
④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3、有学者认为,“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该学者旨在强调( )
A.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真正觉醒
B.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对中国社会影响太小
C.鸦片战争后掀起的洋务运动是轰轰烈烈的改革
D.中英双方在鸦片战争中的军事差距没有
4、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作者是( )
A.巴金 B.鲁迅 C.曹禺 D.茅盾
5、佛教教义中,哪一条体现了反对婆罗门特权的要求( )
A.消除欲望
B.众生平等
C.忍耐顺从
D.因果报应
6、周恩来总理曾把某一历史时期形象比作“从天安门到天安门”,这一历史时期指的是
A.抗日战争时期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7、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他掌管祭祀等事务。按古印度种姓制度划分你认为他的等级应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8、“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描述的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护国战争 D.百团大战
9、“实业救国”是近代中国人的一种救国梦。下列人物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梦想的是
A. 谭嗣同 B. 林则徐 C. 陈独秀 D. 张謇
10、某同学撰写的历史论文中有以下关键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安徽小岗村、《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基本路线、邓小平南方谈话等。由此判断,他的论文题目是
A.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袁世凯( )
A.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派人刺杀宋教仁
C.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2、1924年,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这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校是
A.黄埔军校
B.京师大学堂
C.云南讲武堂
D.保定军官学校
13、中国民主革命彻底完成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三大改造完成
14、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原则
C.克服平均主义
D.实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15、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这就是“门户开放”政策。请问,这一政策的提出者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16、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 、颐和园、雍和宫等。与此相关的战役中,为该地的和平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A.傅作义 B.王若飞 C.胡宗南 D.蒋介石
17、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
A.陈毅
B.朱德
C.彭德怀
D.贺龙
18、有人曾经这样评价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9、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沉重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跑到工人中去办工人学校,办工会,后来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这说明
A.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B.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C.五四运动为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D.五四运动前期主力是学生,后期主力是工人
20、某兴趣小组编排1900年的历史课本剧,下列可以在课本剧看到的是
①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 ②签订《辛丑条约》
③中弹倒下的义和团战士 ④清军拆除大沽口炮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___________末年才被废除。
22、新中国成立初,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3、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 )、开动脑筋、(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4、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________,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____________”的局面。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________________面积最大。
25、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曾经割走中国大片领土。请你说说与下列岛屿被割占得相关战争和不平等条约。
(1)香港岛:________战争,《________条约》。
(2)库页岛:________战争,《________条约》。
(3)台湾岛:________战争,《________条约》。
26、广州水师提督__________在虎门炮台战死;清政府任命__________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
2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文艺工作者。
(1)杂交水稻之父是 。
(2)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
(3)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是 。
28、 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9、(1)_______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我国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
(3)国家主席______遭受残酷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的最大冤案。
(4)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5)_______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6)三个代表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在______。
30、1924年,_________ (学校名称)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主席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了长期的革命斗争,终于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创建了新中国。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对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做出回答。
(1)南昌起义后,中共中央在汉口紧急召开“八七会议”,请写出毛主席在会议上做出的著名论断。
(2)秋收起义后,毛主席在江西永新对起义部队进行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领导,此事件是什么?
(3)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发表了一份驳斥当时国民党内部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作品,请写出此作品。
(4)1945年8月,继美国对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后,毛主席发表了什么声明?
(5)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主席提出了什么论断。
(6)请写出毛主席在哪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32、中国近代史上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该条约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日本通过哪一条约获得了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3)20世纪初,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3、综合探究:
201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40周年,是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的一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这次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2)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3)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时间表
战场名称 | 开始时间 | 结束时间 |
欧洲战场 | 1939年9月1日 | 1945年5月8日 |
苏德战场 | 1941年6月22日 | 1945年5月8日 |
太平洋战场 | 1941年12月7日 | 1945年9月2日 |
中国战场 | 1931年9月18日 | 1945年9月2日 |
材料三:将中国抗日战争置于世界大背景下,从战略层面对中国抗日战场这一关系世界反法的斯战争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了全方位论述。揭示中国抗日战场一直拖住侵华日军主力,既牵制了日本北进攻苏的图谋,又延缓了日本南进攻英美的步伐,具有世界战略意义……中国抗日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的同时,它的开辟、坚持和发展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了坚实的条件和基础。
——摘编自胡德坤著《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因素。分析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在对日作战的区域及方式上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抗日战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