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信息,与洋务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A.
B.
C.
D.
2、如表是1914-1918年我国农业相关情况统计表。由此可见,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
农户 | 减少1500多万户 |
耕地 | 减少26000多万亩 |
荒地 | 增加49000多万亩 |
A.使得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B.牺牲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C.导致中央无力控制地方
D.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
3、“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穿草鞋背土枪,反‘围剿’斗志旺。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天天打胜仗。”这首民歌体现了( )
A.北伐军的国际主义精神
B.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
C.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
D.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列依次为( )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②“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③“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④“大别山高过天,小路弯弯绕云间,亲爱的同志哥呀,他离家上前线……”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5、下图所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 )
A.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B.海外华侨们旳竞相投资
C.地区分布也极为不平衡
D.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6、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遇到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起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这就是
A. 清军同地主武装联合镇压 B. 内部变乱削弱了实力
C. 敌人长期围困封锁 D.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因为它规定
A.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总统可以指定继承人
C.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土地 D.规定总统无限期连任
8、1842年英国展出林则徐蜡像时,称之为“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二百五十万英镑英国财产的销毁者”。由此可见,英国此举意在( )
A.表明对华战争的损失
B.阐述中国战败的原因
C.推卸发动战争的责任
D.颂扬林则徐虎门销烟
9、陈独秀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创办的某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引导了整整一代人。该杂志是( )
A.《文学改良刍议》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狂人日记》
D.《新青年》
10、1949年,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欢呼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这一情景反映的史实是( )
A.袁世凯称帝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北平和平解放
D.开国大典盛况
11、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有人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该口号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哪点内容 (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2、“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所反应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公车上书
D.辛亥革命
13、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黄花岗起义
14、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对侵略者郁积已久的愤怒终于有了一次总爆发,这也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总爆发”是指( )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义和团运动
15、一位日本教授感慨道:“1949年,你们说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在我们日本无人相信。看看你们中国人,100多年来一个失败接一个失败,几千个外国侵略者、一两万个外国,侵略者就可以直入你们首都杀人放火,你们就得割地赔款。后来你们出兵朝鲜,把我吓一跳。你们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北面压到了南面,我才感觉中国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看来中国人是真的站起来了。”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个“站起来”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B.“100多年来”应自1840年开始
C.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
D.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6、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救国的道路,下列事件和内容意义搭配正确的是( )
| 事件 | 内容/意义 |
① | 中共二大 |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② | 三湾改编 |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
③ | 秋收起义 |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
④ | 古田会议 |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7、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蒋介石调集50万人重点围攻 B. 蒋介石有帝国主义全力支持
C. 蒋介石的50万人装备先进 D. 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指挥错误
18、下面是小明同学收集到的一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史
B.中国人民屈辱史
C.中国近代化探索史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19、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其开端是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土地改革
20、导致下图所示清朝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向英国支付巨额赔款
B.中国东南通商口岸的开放
C.中国关税逐渐丧失自主权
D.英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1、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____》,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________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________土地。
22、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是从________开始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
23、陈独秀在______(地名)创办了《青年杂志》;中共一大选举______为中央局书记。
2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中英《______》;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
25、___________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共成立。1935年1月,___________召开,是中共从 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共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6、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________的高潮,国家采用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27、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_____、开放_____的新发展理念。
28、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的标志:___________。
29、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改名为_____。
30、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黄兴撰写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1、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该运动最先在哪座城市发生?五四运动后期,其中心转移到哪座城市?五四运动的主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五四运动已过去100年,“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32、简述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人物、地点和意义。
3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走上了对外开放的轨道,中国迄今的开放大致经历了三大浪潮的推进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我国做出对外开放重要决策的条件有哪些?
(2)我国对外开放有何重大发展?产生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对外开放和实现中国梦有何关系?
34、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 “中体”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
——晚清重臣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公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四:“……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地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中体西用”的思想在哪一运动中得以实践?这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立宪开国会”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问拉开这场“立宪开国会”运动的序幕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革命纲领”被孙中山阐发为什么重要思想?
(4)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指的是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什么历史运动?
(5)上述材料反映了近代有识之士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什么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