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资产阶级革命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主张上的根本区别是(   )

A. 是否兴办近代工矿企业   B. 是否用暴力推翻清政府

C. 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D. 是否反对帝国主义

2、下表是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著作的汇总表(部分)。他撰写这些著作的主要目的是(     

著作名称

发表时间及报刊名称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7月《言治》季刊第3册

《俄国革命与文学家》

7月《言治》季刊第3册

《庶民的胜利》

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

A.阐述实业救国思想

B.记述五四运动史实

C.揭露清朝黑暗统治

D.介绍俄国十月革命

3、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南通博物苑时指出:“他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材料中的他(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践行了实业救国的主张

D.举起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4、一个资本家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这样想法的资本家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  

A.公私合营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直接被没收

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的投资,外资企业不但为中国政府提供了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 )

A. 发展过程   B. 建立目的   C. 建立的原因   D. 发挥的作用

6、1992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     

A.城市改革成为重点

B.制定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C.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D.提出要建立社会主文市场经济体制

7、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将永远载入史册,因为这场运动

A. 巩固了当时的封建统治

B. 延迟了鸦片战争的发生

C. 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

D. 表明了中国人民抵抗外侮的坚决意志

8、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取得反帝爱国斗争胜利的战争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9、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长沙会战

D.百团大战

10、1962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是为了

A.恢复新中国成立初期遭破坏的经济

B.开展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克服1959年—1961年经济困难局面

D.缓和“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社会混乱

11、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形式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C.我国已建立了五个省级自治区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高度的自治权,在任何方面都有自主权

 

12、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不怕牺牲,奋勇抗敌的民族英雄有:(     

①左宝贵 ②叶志超 ③邓世昌 ④丁汝昌 ⑤徐邦道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②⑤

D.①③④⑤

13、某同学搜集了如图所示史料。据此推知,他探究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

14、中国抗日军队用鲜血诠释了爱国的涵义。下图系列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少数民族是中国抗战的决定性力量 B.国民党是中国抗战的重要力量

C.共产党是领导中国抗战的唯一力 D.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

15、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后,其残余势力败退

A. 台湾

B. 西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东北地区

16、下列人物中领导虎门销烟的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道光帝

D.左宗棠

17、历史必将铭记这样一些历尽百年沧桑的上海地标——“这一……大事件,距离上海开埠78年,距离辛亥革命10年,距离五四运动2年……青砖黛瓦的石库门建筑与海纳百川的远东大都市上海,一同见证了浩浩荡荡的红色巨流。”这一“大事件”(       

A.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B.共产党的成立

C.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8、有学者在提及中国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时指出:这些条款(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虎门条约》

D.《天津条约》

19、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追溯历史,世界首次冬季奥运会于1924年在法国举办。这一时期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清政府派出代表团参加

B.运动员休息室电灯照明

C.运动员用电脑分享荣誉

D.观众用3D技术收看比赛

20、“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的这句话意在强调(     

A.放下顾虑,赶英超美

B.谨小慎微,维持稳定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抛弃传统,去伪存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民国元年是公元_______年。

2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调整_____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3、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

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

意义

存在的问题

 

走合作化道路

标志着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_____________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由于工作过于粗糙、急促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偏差。

对手工业的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4、________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条约―中英________

25、中国近代教育变化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之一。

1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

21898年,戊戌变法“新政”之一的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26、习近平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____________

27、洋务派以“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以“_________”为目的兴办民用工业。

 

28、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是“_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克服1959-961年的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的_____

29、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甲午战争黄海战役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_

30、写出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与中央政府谈判的西藏代表——

(2)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3)党的好干部是——

(4)文革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5)上甘岭战役牺牲的战斗英雄——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回顾百年历史,探究国共关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时间及标志。

(2)写出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起义名称。

(3)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哪两大战场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4)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的标志是什么?

(5)你认为解放战争中共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6)从国共关系的变化中,你有何感悟?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19世纪中期起,中国各个阶级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超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1)材料一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

33、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成就非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农业、医学领域分别取得了哪些成就?列举一位在国防尖端技术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1)材料中的“夏宫”指什么?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

(2)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他们为什么要发动战争?

(3)这场战争给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