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到残酷迫害,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2、在我国所取得的下列成就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是 (   )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大庆油田的建成

3、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近代化的探索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在共和国历史的丰碑上,镌刻着黄继光、邱少云等耀眼的名字,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下列与他们的英雄事迹有直接关联的时代流行语是(       

A.全面调整,初见成效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5、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复辟丑剧草草收场。以上材料充分表明(       

A.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B.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性

6、19世纪60年代以来,当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主流的时候,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仅仅从“器物”层面进行了场“师夷长技” 的运动。下列关于这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等海军

D.主观目的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使中国富强起来

7、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先后顺序及其内容正确的排列是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瑷珲条约》俄国割占中国西北地区领土多达60多万平方千米

A. ④①②③   B. ①④③②   C. ②①④③   D. ①④②

8、如图是袁世凯头像银元,民间俗称“袁大头”,这枚“大头”发行于1916年(洪宪元年),它的发行直接反映的史实是(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宣统帝退位

C.北洋军阀混战

D.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9、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对当时雅典政治的最大贡献是( )

A.极大地扩展了雅典的疆土

B.确保了雅典所有居民的民主权利

C.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D.促进了雅典城邦经济的发展

10、天朝大国——清朝,与英国一战失败。导致中国走进百年屈辱历史的战争是

A.抗倭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抗击八国联军战争

1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所进行的努力不包括(   )

A. 争取西藏和平解放   B. 进行抗美援朝

C. 进行土地改革   D. 发动大跃进运动

 

12、孙中山曾在《讨袁檄文》中称,袁世凯“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是因为袁世凯(     

A.复辟帝制

B.任临时大总统

C.围剿护国军

D.镇压二次革命

13、如表呈现的是某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这一时期具体是(     

领域

主要成就

工业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起床厂、洛阳拖拉机厂、西安电力等

交通

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

A.1949一1953年

B.1953一1957年

C.1956一1966年

D.1978一1992年

14、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前者主张平均分配土地       ②两个方案都未能付诸实施

③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④后者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天演”“淘汰”“物竟”“天择”等术语铺天盖地地见诸当时的报纸杂志,许多人甚至用这些词汇给自己或儿女取名,表示信奉进化论。这反映了下列哪位历史人物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A.

B.

C.

D.

16、北洋舰队的覆灭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的失败。以下属于“数十年求索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 轮船招商局   C. 汉阳铁厂   D. 开平矿务局

 

17、“国内战争中最后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是攻占南京——国民党统治中心的战斗……部队渡过长江,取得了最后胜利。”这场“大规模军事行动”是(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18、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C.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D.中日关系的改善

19、史学家费正清认为某条约的签订标志着19世纪远东史、条约体制和满清帝国没落的开始。这个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0、下列单元主题最适合下图的是(     

第一单元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太平天国运动

A.侵略与反抗

B.内战烽火

C.近代化探索

D.变法与革新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__

 

2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从此____初步形成。1945年8月,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进行____签订《双十协定》。

2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交通运输建设取得很大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公路、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______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24、1899年,美国提出的“_____”政策反映出它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取得的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5、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

(1)鞍山

(2)长春

(3)沈阳

26、1905年,孙中山等人成立中国同盟会,地点是在_______。大会决定创办____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事件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挽救了党和红军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     )建立。2008年9月,(     )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9、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____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

30、在下列横线上填上与之对应的事件的序号

A.西藏和平解放 B.《共同纲领》   C.土地改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E.三大改造 F.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G.一五计划完成 H.中共八大

(1)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2)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4) 标志着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5) 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6)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7)   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8) 在我国建国初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简答题

(1)万隆会议于哪年在哪个国家举行?

(2)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有何重要意义?

3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请举一例这条革命道路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2)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请概括“长征精神”有哪些内涵?

(3)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经验是深刻的,合则双赢、分则两害,是国共合作的宝贵经验。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和国民党合作。国共初次合作创立的第一所革命军校叫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什么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4)结合以上问题和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3、建国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制度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必须密切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真正享受民主政治的甜蜜果实。

——摘自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

(1)新中国初期确立的使人民“享受民主政治甜蜜果实”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三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3)材料三中香港问题的“谈成”与哪一伟大构想有关?这一构想最早为解决什么问题而提出?

(4)据材料三,概括香港问题“谈成”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