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是

A.严复 B.洪秀全 C.康有为 D.孙中山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与探索的历史,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

3、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其年代可表述为

A.10世纪初期

B.10世纪晚期

C.11世纪初期

D.11世纪晚期

4、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历史观点(     

A.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B.1913年,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C.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给俄国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6、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       

             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B.使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属于“大跃进”运动的成果

7、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其中说道:“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傍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蒋介石的这段话主要表明

A.抗战到底的决心

B.和平解决的设想

C.排斥其他党派的宣言

D.争取列强的调停

8、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的历史性决策。

A.闭关锁国

B.改革开放

C.建立新中国

D.文化大革命

9、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我国多少领土( )

A. 100多平方公里   B. 60万平方公里

C. 150多万平方公里   D. 40万平方公里

 

10、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原因有(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③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下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A.“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大生纱厂的兴衰

D.黄埔军校的创建

12、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

A.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爆发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1935年“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13、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孙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设计了如下图板书。其中方框空白处的内容应是

A.“民族团结”

B.“特别行政区”

C.“一国两制”

D.“九二共识”

14、1956年国庆阅兵仪式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院野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毛泽东说的“飞机”制造于 (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A. 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 推翻了三座大山压迫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 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辽沈战役

C.秋收起义

D.会宁会师

17、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D.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18、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战役的示意图,与其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消灭北洋军阀的决定性战役

B.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C.解放了东北全境

D.国民党军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19、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 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20、这一文件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这一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天工开物》 D.《天演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思想、教育文化事业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_____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新闻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改正:

(2)_____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改正:

(3)_____茅盾的《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是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改正:

(4)_____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改正:

2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___;第一届政协会议决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___

23、1839年,______领导的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24、1955年,周恩来参加(     )会议,在会上提出(“     ”)的方针,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25、太平天国起义坚持斗争_____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

26、由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因此,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这一法律文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彻底摧毁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地主阶级的事件是________,因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2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 “报国情怀”,他是_______;清代有一名状元不热衷于做官,而是辞官回乡办实业。毛泽东同志在谈到这位状元指出,  “轻纺工业,不要忘记_______”。

28、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的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9、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_壮烈牺牲;中国近代第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割让给英国的领土是__________

 

30、导弹部队在现代化军队中不可或缺。1966年,中国组建_________;现阶段,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总管、_________、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分别针对台湾人民和“台独”分子写一句心理话。

我想对台湾人民说:   

我想对“台独”分子说:   

32、国共关系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

(2)1927年,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哪里?在这里创造了什么局面?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下图中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结果是什么?

(5)综上,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出哪些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梳理所学内容,理清历史脉络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学习小组为应对期中考试对本学期前三单元内容的整理。请将其完善。

(一)共和国的记忆

时期

努力

影响

七年过渡话神奇(1949—1956)

国民经济:实施一五计划

A                                          

民主法制: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

通过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B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廿载探索叹曲折(1956—1976)

失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

内乱:C                                        

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1)依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填空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二)共和国的春天

春天

春天的故事

农村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改革:①中心环节:A_______。②措施: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按劳分配

80年代,对外开放的“窗口”:B________

90年代: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C_______

D________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哪一事件开启了“共和国的春天”? 说说你对题目中“春天”的理解?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4)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纪同行。一个世纪中,他的沉浮荣辱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请用最简短的一句话概括邓小平最突出的贡献。

(三)共和国的未来

(5)请说说中国梦的具体内涵

(6)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什么?

(7)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