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2、《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有这样几句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的内容有
①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③实现共产主义 ④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初二年级一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李明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观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A.洋务派主张兴办近代工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
B.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运动的序幕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4、相声《如此照相》中有这样一段场景:乙:“'为人民服务',同志,问您点事。” 甲:"'要斗私批修'!你说吧!”乙:“'灭资兴无',我照张相。”甲:“'破 私立公',照几时? ”乙:"'革命无罪',三时的。”甲:“'造反有理',您拿 钱!”该段场景发生的背景应该是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5、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B.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陈独秀迁《新青年》到北京 D.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6、1876年,芜湖开埠。据统计,芜湖海关1887年的土货输出是365669海关两,到1894年达5156030海关两,增长了14.1倍。这说明当时芜湖( )
A.对外贸易顺差逐步扩大
B.自然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
C.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D.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7、《大公报》记载:10月18日晚,张治中在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时说:“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统一、团结,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这次晚宴的背景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和平建国协定达成
C.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
8、康有为是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的主张在当时思想界引发极大轰动。这是因为他提倡( )
A.废除君主
B.维新变法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9、“1979 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材料体现了
A.土地改革的作用
B.国企改革的意义
C.包干到户的成效
D.新发展理念的落实
10、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下面文艺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子夜》——茅盾
B.《狂人日记》——冼星海
C.《骆驼祥子》——鲁迅
D.《愚公移山》——齐白石
11、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 )一起,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三大历史性巨变。( )
A.改革开放
B.拨乱反正
C.邓小平理论
D.“中国梦”
1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面著名文章意在( )
1903年 | 章炳麟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1903年 | 邹容的《革命军》出版 |
1903年 | 陈天华的《猛回头》出版 |
A.呼吁维新变法
B.宣扬民主革命
C.提出自强和求富
D.宣传马克思主义
13、图《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下面关于《时局图》反映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列强侵略使中国成为了他们的殖民地
B.近代中国进一步开放融入世界的局势
C.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D.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处理涉外事务
14、1950-1952年底,中华大地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广大新解放区的农民获得大量土地,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次土地改革的依据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5、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的( )
A.甲午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抗日战争
16、创办于济南的中华老字号宏济堂,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齐名,号称江北三大名堂。1955年,宏济堂响应国家号召,公私合营为宏济堂药厂。国家在该厂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的创造性举措是( )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17、《马关条约》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显著的是( )
A. 赔款二亿两白银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增辟沙市、重庆为商埠 D. 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
18、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表述错误的是( )
A.诞生于古印度
B.制定者是汉谟拉比
C.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19、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 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 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 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 电影《甲午风云》
20、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 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B. 林则徐禁烟运动
C. 割占中国领土
D. 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21、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_____)、李大钊、(_____)。
23、观察下边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
(1)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927年8月1日发生的____________,它打响了武装反抗____________的第一枪,后来成为中国的____________节。
(2)图二所示人物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国家主席____________。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在会上,他提出了“____________”的著名论断。同年9月他领导了____________;10月他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
(3)图三是____________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的召开,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5、签约对象: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________国。
26、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宣布实行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______”
27、近代百年的上海史,就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见证。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词语。
(1)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 ____________ 和民用企业_______________。
(2)1897 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的_______________
(3)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___》,向封建思想文化发起挑战。
(4)1927年,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在上海发动 ,破坏中国革命。
28、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29、1949-1956年被称为____________;1956-1976被称为____________;1978年以后中国进入____________。新中国刚成立时的社会性质是____________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之后进入____________。
30、________ ,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请举一例这条革命道路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2)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请概括“长征精神”有哪些内涵?
(3)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经验是深刻的,合则双赢、分则两害,是国共合作的宝贵经验。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和国民党合作。国共初次合作创立的第一所革命军校叫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什么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4)结合以上问题和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2、回答下列解放战争和民族工业的有关问题。
(1)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了什么谈判?这次谈判签订了什么文件?
(2)大决战的三大战役名称。
(3)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运动?状元实业家是谁?
(4)近代国家举办的最高学府,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
3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抚今追昔,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创新,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取得了丰硕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艰辛探索)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艰辛探索,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哪次会议之后?这次会议指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1958年国内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夏秋之际,各地又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据此说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两次严重失误分别是什么?
(时代楷模)
(3)在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时期,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称为“铁人”和“解放军好战士”的分别是谁?在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改革开放)
(4)20世纪70年代,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中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做出了怎样的调整?实行什么历史性决策?
(理论创新)
(5)哪位领导人在十二大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十九大会上哪位领袖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4、下列图片反映建国后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这些变化主要是为了( )
①维护农民的利益 ②改变土地所有制
③促进农业发展 ④使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统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