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 )
A.“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实施“一带一路”的建设
D.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
2、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 清王朝在全国统治土崩瓦解
B.日本制造“七七事变” 东北三省完全沦为殖民地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转入了战略反攻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崩溃边缘
3、读下表,据此判断,两岸交流日益密切的原因包括( )
台商投资项目 | 近2万个 |
台胞来祖国大陆 | 1200多万人次 |
两岸间接贸易 | 1300多亿美元 |
①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②两岸统属中华民族,有较好的交流基础
③“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影响
④“台独”势力已改变分裂祖国的立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图是签订某条约的相关史实,“某条约”应是
A.《瑷珲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5、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曾评价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的评价,“他”是
A. 齐白石
B. 茅盾
C. 鲁迅
D. 徐悲鸿
6、19世纪中叶,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伪政权。他是受到支持。
A.英美
B.英日
C.英俄
D.日美
7、孙中山发文“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为此发起的战争是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运动
D.辛亥革命
8、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查找到一份发生于“民国三十八年”大事件的历史资料,下列不应该出现在该资料中的事件是
A. 东瀛束手,九州同庆。 B. “百万雄师过大江” C. 北平和平解放 D. 开国大典
9、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城市-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江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特区-内地-沿江沿边开放
10、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推翻清朝统治
11、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等西方列强疯狂向中国走私鸦片,掠走中国白银3-4亿银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了中国皇家园林圆明园,沙俄也乘机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这充分反映出( )
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具有野蛮性与掠夺性
B.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C.中国人民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优良传统
D.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近代中国积贫积弱
1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更是一部寻求强国御辱之路的探索史。下列近代中国抗争与探索的主张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确的是( )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④“扶清灭洋”
A.①③④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①③
13、2019年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如图万隆会议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大国担当精神
14、在我国近代的反侵略抗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与下表中爱国将领英勇事迹相关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1915年8月,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这说明了( )
A.梁启超转变为革命派
B.袁世凯曾出卖维新派
C.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
D.袁世凯勾结帝国主义
16、邓小平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值得信任的国家。材料表明香港问题能够顺利解决的主要原因是
A. 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
B. 我国已经是个发达国家
C. 我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持续提升
D. 英国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
17、在孙中山创立的黄埔军校中,蒋介石担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这一情形发生在( )
A.辛亥革命期间
B.国共第一次合作
C.国共第二次合作
D.抗日战争胜利后
18、“ 上海小楼, 南湖游船, 开天辟地, 谱写新篇” 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最能说明(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辛亥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0、1954年,毛泽东主席说:“我们这次会议(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中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确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21、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 ______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主要派系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______为首的奉系军阀,等等。
22、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23、建立根据地: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____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4、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对________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5、意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________、________带来了一线曙光。
2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就。
(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通过《________》,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7、1999年11月,神舟___________无人飞船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8、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影响):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革命。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的国家。③推动了国际________革命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_________。
29、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思想、教育文化事业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_____)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新闻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改正:
(2)(_____)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改正:
(3)(_____)茅盾的《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是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改正:
(4)(_____)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同文馆。
改正:
3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1、探究活动题
柘城县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1)建国前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一部法律文献是什么?这一文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在探究中,同学们发现1954年是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史上关键性的一年。请你结合有关史实进行说明。
(3)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进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中国成立后,哪一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了空前的破坏与践踏?我国又在哪一次会议后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在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将“四个全面”的内涵演变为我国新时代战略布局是什么?
32、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由此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
33、日出东方,叩启天穹;漫天朝霞中,中国人迎来了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岁月的长河中这次会议不过匆匆一瞬,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却镌刻下新的历史标注。让我们回顾历史,感受党的丰功伟绩。
人物篇: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谁为党的中央局书记?
(2)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1978年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决策篇:
(4)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让广大农民富裕起来的主要制度是什么?
(5)改革开放以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途径?
外交篇:
(6)1971年10月25日,哪一历史事件使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
(7)1979年,中美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了哪一个国际性组织?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历史之痛】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这次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遗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2)“往事惊心泪欲潸”中的“往事"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史事?这一史事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三 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袭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利用传教伪善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列宁《对华战争》
(3)请问“英国人、法国……疯狂镇压"的事件后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何恶劣影响?
【奋起抗争】
(4)面对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请你举出三例。
【教治之路】
(5)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它们各指什么运动
①自我疗伤:________ ②温药慢治:________ ③猛药重治: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