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历史网站一历史栏目中,选择了下列人物的事迹。你认为此栏目最合适的名称是
A.辛亥革命的追随者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
C.新文化运动的推行者
D.洋务运动的领导者
2、李宗仁指挥的自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一次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昌战役
3、迟浩田上将在纪录片《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首映式上说:“这场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是正义的胜利,邪恶的失败。打出了国威,新中国的基础奠定了。没有这场战争,也不会有60年的和平。”下列诗句描写这场战争的是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4、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其中的“变法”和“革命”分别是指( )
A.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土地革命
C.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D.百日维新、新文化运动
5、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朝官僚体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
A.彻底否定了原有的各级官僚体系
B.是殖民主义冲击的结果
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必然结果
D.制约了清朝中央机构的近代化
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深入人心,它是“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中哪一理念的生动写照( )
A.协调
B.绿色
C.开放
D.共享
7、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属于造成C段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洋务运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②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③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8、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下表是某同学对中共几次会议整理的笔记。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标志着鸦片贸易在中国合法化的是( )
A.《天津条约》
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C.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D.《北京条约》
10、1985年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扩大企业规模
B.增强企业活力
C.增加职工福利
D.加强统筹管理
11、胡锦涛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人民。1992年,为深圳“扶摇直上”再添动力的是( )
A. 一五计划的执行 B. 发动大跃进 C. 建立经济特区 D. “南方谈话”的发表
12、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的真实目的是
① 为了立即发动内战
② 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③ 为了欺骗人民
④ 为了和共产党实现真正的和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1954年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 )
A.制定了《共同纲领》
B.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C.召开全国人大颁布了第一部宪法
D.进行了三大改造
14、引发如下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追签订了( )
时间 | 1894年前 | 1900年 |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 | 80家 | 933家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方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就与苏联等一百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C.新中国建立之初,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D.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兄弟。”与这句话直接有关的信息是( )
A.五四爱国运动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毛泽东思想诞生 D.中国共产党诞生
17、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请问太平天国由兴盛走向衰败的事件是( )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天京事变 D. 天京陷落
18、“它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活动。从云南开始的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国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材料评价的是( )
A.辛亥革命
B.护国战争
C.二次革命
D.北伐战争
19、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列属于我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史实有( )
①因地制宜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②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③派出技术人员等,加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④进行西部大开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次会议是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21、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_”。中国驻军奋起还击,影响(标志):___________。牺牲的爱国将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述图中的人物是_____ ,他被誉为“_____”。
(2)形成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会议是_____。这次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上来,实行_____的伟大决策。
(3)我国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是深圳、_____、_____和厦门。
(4)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他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的伟大构想。
(5)在_____会议上他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_____会议上把他的理论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23、中国近代史上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民族英雄是______;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号召维新变法的思想家是______。
24、1950年6月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___________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10月,以_______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5、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错误: 订正:
26、___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________年召开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27、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2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 _______,对资本主义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政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9、美国内战根本原因:南北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焦点是_______的废存问题).转折点:1862年9月,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______和_________。作用:激发了___________的革命积极性。踊跃参军,____了战场不利的局面。美国内战影响:①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_______________。(性质)②美国维护了___________,废除了_________。③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_______率先打开日本国门,强行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港口。
3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_____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该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_______》,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31、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谁?他于1851年1月在哪里发动起义?领导的军队被称为什么?
(2)1853年3月,太平军在哪里定都?之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3)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如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2、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依据上面图文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民族之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1949年4月23日, (地名) 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逃台湾。至此,海峡两岸“骨肉分离”,台湾问题由此形成。
(光明前途)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8)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的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这次会议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展览二:农村巨变安徽凤阳小岗村生产队农民收人对比表
时间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收入 | 交售粮食 |
1976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 |
1979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多元 | 30000斤 |
(2)根据上表,指出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写出该政策的历史意义。
展览三: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3)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包括哪些城市?最终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展览四:领袖风采
(4)请你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
(5)结合改革开放的成果,谈谈你最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