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凯撒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屋大维

2、领导“公车上书”的是

A.康有为、梁启超

B.康有为、李鸿章

C.启超、左宗棠

D.左宗棠、李鸿章

3、吉林省长春市内散布着伪满洲国统治时期的建筑,被称为"不可移动的罪证"。它们为研究伪满洲国历史提供的史料类型是( )

A.实物 B.文献 C.口述 D.音像

4、2001年12月中国经过长达15年的曲折谈判成功加入的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

5、《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写道:日军占领南京的最初六个星期内,被屠杀的中国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人以上。该判决书的内容

A.宣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B.符合抗战时期的历史真相

C.证实日本侵华的暴虐事实 D.标志南京汪伪政府的垮台

6、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其召开的地点是

A瑞金

B.北平

C.延安

D上海

 

7、邓小平评述某一战略行动时说:“正像刘司令(刘伯承)所讲,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这里刚好是个‘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砍断这个‘把’,把战争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这行动是

A.平津战役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平型关大捷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有

①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入列海军,中国海军进入航母时代

②国内生产总值(GDP)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③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他)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这是蔡元培对中国近代一位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这位历史人物是(       

A.陈独秀

B.孙中山

C.蒋介石

D.毛泽东

10、“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

C.苏联对日本宣战

D.全民族抗战

11、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欢天喜地,“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反映的是

A.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战争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有学者认为,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丧、军阀割据等,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此处“基本的东西”是指(     

A.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B.先进科技技术

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强大的国防军事力量

13、《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袁氏推翻民国,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该宣言发表的根本原因是(     

A.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

B.孙中山意图重掌党政

C.国际形势日趋复杂

D.寻求新的革命道路

14、下列属于《天津条约》内容的是(  )

A. 赔款2 100万银元

B. 增开天津为商埠

C.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5、“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

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

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16、史学家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 《天津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7、下列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是(   )

A.太平军

B.义和团

C.洋枪队

D.湘军

18、下列关于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B.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D.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体现了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成立于日本东京,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日之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____________我国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____________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____

22、下面是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描述,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内容,把它补充完整。

1840年(1)______爆发、列强侵华以后,从《(2)________条约》到《(3)______条约》,中国社会被一步步陷入沉沦,直至谷底。一直到北洋政府统治,始终在谷底匍匐前进、步履维艰。其中,1911年(4)________领导的(5)_____是谷底时期的向上一跃,却因其后出现袁世凯复辟、北洋军阀混战等,并未使中国挣脱谷底。但从1921年(6)______诞生以后,中国社会开始出现向上发展的趋势。

23、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___,孙中山在其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____________”。

2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制度正式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______制度的确立。

25、1978年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__________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

(2)公元前27年,首创“元首制”,使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是___________

(3)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__________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27、总理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28、黄海战役中与舰同沉的爱国将领:___

29、______________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______________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30、状元实业家______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中国民族工业在______期间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写出与中国近代化探索相关的事件名称

(1)自强求富,开近代探索之先:  

(2)变法维新,圆救亡图存之梦:

(3)三民主义,创民主共和之国:

(4)民主科学,启思想解放之门: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内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犯下的罪行——

(3)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的农民运动——

(4)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事件——

3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10周年。2021年3月30日,“舰证中山魂——孙中山与中山舰事迹特展”在“重庆市对台交流基地”重庆宋庆龄纪念馆开幕。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简单概括孙中山的重大革命活动。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兄弟携手)

材料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临终遗言

(1)“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哪一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为了完成革命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了什么行动?

(兄弟反目)

材料二:1927年4月12日,上海帮派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随后,蒋介石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作300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结合材料二,说出1927年4月以后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三: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3)材料三中,针对“沈阳日军行动”,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同仇敌忾)

材料四:

(4)材料四图1中的人物在1936年发动了哪一事件?请说明图1.图2.图3反映的史实与图4之间的关系。

(归纳总结)

(5)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