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A.聂耳 B.詹天佑 C.徐悲鸿 D.冼星海

2、下侧材料可用于说明土地改革的(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A.背景

B.经过

C.结果

D.意义

3、2018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下列内容属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相同点的是

A.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改科举废八股

D. 兴办新式学校

4、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科学家和女性,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是

A. 杨振宁

B. 袁隆平

C. 屠呦呦

D. 莫言

5、下表为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人均土地占有情况(单位:亩)造成以上变化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有(     

 

地主

贫农

雇农

1951年前

9.709

0.76

0.304

1952年

2.206

2.17

2.66

①中国由农业国转变成为先进的工业国②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③彻底摧毁地主剥削的封建土地所有制④确立了土地的国有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 公车上书   B. 创办《万国公报》   C. 成立强学会   D. 开办新式学堂

 

7、根据《南京条约》,清政府没有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A.南京 B.广州 C.上海 D.厦门

8、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他的主张在当时思想界引发极大轰动。这是因为他提倡

A.废除君主

B.维新变法

C.民主共和

D.发动革命

9、下图是新华书店建国初期印制的宣传提纲,其土地所有制变成了(     

A.地主所有

B.农民所有

C.集体所有

D.国家所有

10、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安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我国扩大开放的又一国家战略。近代史上,我因的“大门“却在不断地被动开放。将下列通商口岸按照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南京

②上海

③苏州

④天津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

11、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为了争取和平,社评中毛泽东到访的地点是( )

A.重庆

B.南京

C.北平

D.延安

12、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B.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13、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能在哪一集中(   )

A.《千年局变》   B.《峥嵘岁月》

C.《中国新生》   D.《伟大转折》

 

14、光绪皇帝曾发布诏令,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序幕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15、史学家张阴麟曾写道:“我们正处在中国有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的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斗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其中的“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的在血泊和瓦砾中奋斗”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

16、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俄国

 

1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以下选项中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A.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新高潮

C.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D.西安事变——扭转时局的关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8、毛泽东写道:“……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材料中说的是

A.鸦片战争

B.武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秋收起义

1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100多年来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里程碑,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②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③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④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维新时期,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是

A. 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B. 严复的《国闻报》

C. 公车上书   D. 康有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00年6月义和团在_________一带阻击八国联军,敌人死伤多人。__________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2、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3、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4、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5、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以“求富”为口号,在上海创办了_________。《马关条约》割______、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6、________(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________(会议)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7、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_____

28、(1)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3)汉武帝派   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4)汉武帝建立 制度,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5)下图是汉代农民使用的一种播种工具,它的名称是

29、理论是行动的纲领。

(1)太平天国颁布《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3)维新人士严复等主持的《 》,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名的报纸。

30、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了14年,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的一章;19世纪末兴起的________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是哪一年在哪一次会议上实现的?此次会议有哪些重要内容?请结合史实谈谈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伟大作用。

32、阅读下列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卡,回答问题。

(1)卡片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什么影响?

(2)卡片二时间周恩来曾在哪一军校中担任政治部主任?该军校是谁创办的?

(3)卡片三涉及的是哪次事变?该事件是哪两位人物发动的?

(4)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周恩来。

33、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办的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是哪所学校?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谁?

(2)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3)1949年,哪座城市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4)综上所述,从国共两党关系在近代史上不断变化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好象是在其内部深处正酝酿着巨大变化的一潭积水,鸦片战争则是投入了一块大石,由此不可避免地引起强烈的连锁反应,第一个条约的订立并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倒是一系列的难以预测的事件的开始。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图一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   图二上海轮船招商局

材料三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变化前

变化后

长袍马褂

西装、中山装、旗袍等

中餐

西餐

马车、轿子

火车、电车、汽车等

蓄辫、裹足

剪辫、劝禁缠足

 

 

——摘编自仲富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1)材料一所述“第一个条约”是指哪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促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一、图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的内容?该运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领域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