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校开展“百年中国”历史主题活动,李同学就“1912·6南京见闻”搜集到以下材料。其中有史实错误的是
A.“民主”“共和”成为热门话题
B.人们传阅《新青年》的进步文章
C.大街上有男子剪去长辫
D.有人打听现任临时大总统是谁
2、历史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从而揭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如图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史实
A.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 B.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C.西方列强瓜分中国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3、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如果要找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你会选择的图片是( )
A.“一大”会址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
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 )
A.“大跃进”运动的后果
B.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背景
D.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
5、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2001年出现创业高潮点的动因是( )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兴办首批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6、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到公元1912年宣统帝被逼退位,中国的皇帝制度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A.2131年 B.2132年 C.2133年 D.2134年
7、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意义的相同点是
①都沉重地打击了日寇
②都鼓舞了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③都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
④都是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据统计,1953年农民的购买力比1949年增长111%,平均每户消费品购买力增长一倍;1953年同1950年相比,农民留用粮食增长28.2%,其中生活用粮食增长8.6%。可见,土地改革完成
A.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B.促进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C.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扫清了工业发展的障碍
9、北京城见证了近代中国百年沧桑巨变。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往事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五四运动爆发 ②“百日维新”失败 ③开国大典举行 ④卢沟桥事变爆发
A.②③①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①④③②
10、淮海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说明
A.人民群众支前踊跃
B.解放军装备落后
C.国民党军队装备精良
D.解放军作战勇敢
11、“九二共识”是指 ( )
A.用和平方式解决两岸问题
B.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台湾保持高度自治
12、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 允许企业公私合营
B. 推行公司制
C.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 废除国有制
13、下边的宣传画与下列那一历史事件有关(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文化大革命 D.西部大开发
14、第24届冬奥会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以及延庆举行。这是中国进一步主动融入世界,彰显大国的担当与责任的表现。其中21世纪,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开始于( )
A.开放五口通商
B.建立经济特区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据此判断,英国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鸦片战争中割占香港岛,建立了据点
B.广东水师搜查商船“亚罗号”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
16、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列对联反映“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 一桥飞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17、人民解放军攻占锦州,切断了敌人向关内退路的战役是
A.淮海战役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18、2010年7月,一位老者动情地写了一首诗:“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诗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爆发
B.新文化运动掀起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同盟会的成立
19、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有 ( )
①都是资产阶级发动的 ②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
③都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④都以失败而告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这场爱国革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百日维新的失败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护法运动的失败
D.袁世机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
21、创办工业
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________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________、福州船政局等;19世纪70年代起,以“求富”为口号,开办近代_______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_____、湖北织布局等。
22、洋务运动为中国的_________开辟了道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_的产生。
2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____)
24、导弹部队在现代化军队中不可或缺。1966年,中国组建_________;现阶段,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总管、_________、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25、________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起义军称“太平军”。
2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弘扬爱国情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一路逐梦风雨兼程】
(1)小华同学在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逐梦历程时,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的片段,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时 间 | 重大事件 |
1921年7月 | ______诞生 |
1923年6月 | 中共三大召开 |
1927年8月 | ______起义 |
1935年1月 | ______召开 |
【梦想绽放给力前行】
(2)在小组讨论中,小明同学就上述卡片所填的三个重大事件分别从“开天辟地”、“武装斗争”、“生死攸关”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也作扼要说明。
【同心筑梦气势如虹】
(3)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复兴。通过探究和交流,你感悟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
27、(题文)意义:打破了日本________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4 南京大屠杀
28、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抱着“________”的思想,创办了大生纱厂。
29、在____(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____(地点)召开。
30、发动西安事变的人是张学良和 。
31、毛泽东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他们之间的努力有什么异同,尝试叙述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32、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引发了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3、在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的中国,思想的传播不外乎以三种方式为主:创办刊物、成立团体与政党、领导武装起义。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
(1)当时在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什么?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2)举出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代表著作一部。
(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哪个?它虽建立在海外,但领导了哪次起以后名声大振?
(马克思主义)
(4)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伟大爱国运动是哪一事件?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
(5)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年份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978 | 1397 | 133.6 |
1990 | 7662.1 | 686.3 |
材料二
材料三 迈不开步子,不敢,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话要点》1992年
(1)邓小平同志肯定的“大包干”是之后在全国推开的什么政策?依据材料一概括这项政策给农村带来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中图1分析深圳巨变的根本原因?材料二中图2体现了怎样的经济开放格局?
(3)材料三解决了当时困扰人民的什么问题?推动建立怎样的新经济体制?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如何评价邓小平对中国经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