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得出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B.鸦片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北伐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哪一城市的工人起义并取得胜利(     

A.北京

B.武汉

C.上海

D.南京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在于

A.中国的资源被大量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

4、下列事件与其对应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B.三湾改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C.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D.秋收起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5、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下图《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A.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 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 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6、对比学习是历史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相同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C.都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中国的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7、1949年9月,为了筹备新中国的成立,在北平召开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8、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图片资料。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

A. 大跃进   B. 人民公社化

C. 文化大革命   D. 改革开放

 

9、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严重匮乏

B.思想观念的解放

C.公共设施的兴建

D.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0、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下列资产阶级革命著作中,属于章炳麟的是( )

A.《猛回头》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革命书》 D.《警世钟》

12、在十四年抗战过程中,推动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关键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3、下表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简表,由表中信息可得出(     

派系

代表人物

靠山

控制范围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盘踞东北

直系

冯国璋、曹锟

美、英

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安徽、浙江、福建、山东等省

A.军阀的靠山均为日本

B.美、英两国实力最强

C.军阀依附于帝国主义

D.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互补

14、“在这种权利下,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门户开放”照会的提出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2021年11月,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16、从一个“普通刊物”发展成为全国:新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擂响了中国新一轮思想解放的战鼓,标志着新一代知识分子走上了历史舞台。材料中的“刊物”是

A.

B.

C.

D.

17、为了实现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经过中国共产党不懈的努力,国共两党达成协议,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改编为

八路军红军解放军新四军

A.①⑦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年近七旬的福建同安丙州人,也是江南提督率众抵抗英军的侵略,这位民族英雄是( )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邓世昌   D. 陈化成

 

19、习总书记讲话中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中华民族经过抗日战争洗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是

A.打倒列强驱除军阀

B.国共两党首次合作

C.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全民族团结抗战

20、某条约第七款规定:“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据此判断,下列与此条约相关的史

①该条约是甲午战争后签订②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③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是该条约的内容之一④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下列左图人物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既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右图人物____于2008年9月搭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2、1931年,日本发动的_______(事件)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3、爆发:________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日军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____________”。

24、【危机·应对】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__________、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

25、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

26、(题文)变法诏令:裁撤冗官冗员,允许________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________,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________,改试策论,开办________;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________”。

27、1911年4月,黄兴在广州领导的_____________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_____,阐明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28、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出现了邹容的《______》、陈天华的《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______》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9、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为迎接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会议把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30、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_》为代国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民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人民的普遍要求。

(1)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着什么样的性质?确定了什么政治制度?关于《宪法》,你还知道些什么?

(2)宪法诞生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建国初期的哪部法律文献解决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

(3)假若你受教育的合法权利被侵犯,你可以依据哪部法律讨回权利?

32、2012年11月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阐述了“中国梦”战略。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改革开放后,我们正朝着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奋勇前进,并取得了一些系列成就。请你列举至少三个方面的成就,并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看法。

33、问答题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支持“三农”(列举两例即可)?这些措施对我国农业各产生怎样的影响?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指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摘自人教版

材料二  读下面两幅图片。

材料三  读下面图片

(1)材料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上述两幅图片反映了国共两党怎样的关系?从“南昌”到“井冈山”,表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材料三图反映了哪一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画中“两锤”比喻国共两党)?结果如何?

(4)你认为应该建立怎样的国共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