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副对联描写的是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北伐战争   D. 抗战胜利

2、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是( )

A.谭嗣同

B.孙中山

C.洪秀全

D.李鸿章

3、被国外媒体誉为“自长城以来最宏伟的工程”是( )

A.都江堰

B.三峡水利工程

C.西气东输工程

D.南水北调工程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有(  )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②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④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5、以下是“道光年间外交史料编纂时‘天朝’和‘中国’的使用频率表”。这一频率的变化,反映了(       

时间

天朝

中国

道光最初10年

50余次

不满10次

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至十七年四月

6次

5次

道光十八年一月至五月

6次

14次

A.鸦片战争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B.清政府近代外交日益成熟

C.道光帝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D.近代民族国家意识初步产生

6、(2016·泰安)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近代化的探索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 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7、“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中国)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同时作战。”斯大林的这句话直接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A.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援助 B. 配合和支援了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C. 直接打击了德国法西斯 D. 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8、下图是某史书的部分目录,其中“天国”是指(  

A.太平天国

B.义和团

C.戊戌变法

D.中华民国

9、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道路的抉择上曾经历了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 “革命”。下图中属于“从‘改良’到‘革命’”转变的是

A.A

B.B

C.C

D.D

10、2020年是颐和园建园270周年。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重建。在这一年同时被英法联军焚毁的皇家园林还有(     

A.故宫

B.北海

C.景山

D.圆明园

11、中日《马关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

A割让领土 B. 赔款白银2亿两

C. 开放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12、下列流行语中,出现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组是(     

A.解放、土改、三大改造

B.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

C.上山下乡、红卫兵、造反有理

D.希望工程、炒股、个体户

1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发生在1856年10月的事件是(  )

A.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 B.英法联军直逼天津

C.英军炮轰广州,战争爆发 D.英法联军攻陷北京

14、某学校要举办纪念红军长征的图片展,搜集到了四幅图片,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A.②③④① B.④①③②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15、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虽遭到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的镇压,但它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同时也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A.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B.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C.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D.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勾结

16、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右图“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 )

A. 武汉   B. 广州   C. 上海   D. 南京

 

17、2022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65周年。下表是“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情况,其中认识正确的是(     

行业比重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A.农业增长缓慢,说明国家对农业发展没有政策支持

B.轻工业发展平稳,成为繁荣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

C.重工业发展快速,说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D.从农、轻、重各方面的发展来判断,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20世纪80年代,一位去南方打工的南昌人给家里写信,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经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城市之一,……”。这个城市是(  )

A.上海

B.宁波

C.厦门

D.深圳

19、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事件是

A、宁汉合流   B、东北易帜

C、渡江战役   D、解放军占领南京

 

20、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在(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改革开放实行100年时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100年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英雄是一个时代的楷模和脊梁

(1)在虎门之战中英勇献身的广东水师提督是__________

(2)“黄海抗倭寇,英名留千古”所称颂的英雄人物_________

(3)19世纪80年代,率领湖南将士击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是________

(4)在戊戌变法中高呼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殉难的人物是谁_______

22、五四运动的时间:②_____年5月4日。

23、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4、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25、列举与下列“第一”有关的城市。

(1)横跨长江第一桥——_______________

(2)第一汽车制造厂——_______________

(3)第一机床厂——________________

 

26、根据提示列举下列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18947月,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这是:  

(2)19世纪中期爆发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是:  

(3)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事件是:  

(4)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5)他们高举“扶清灭洋”的大旗,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抗争,这是:  

(6)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7)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27、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都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起来的。

28、1945年8月,毛泽东在___________ 等人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___________

29、(1)观察《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A.《天津条约》增开的通商口岸:汉口

B.《南京条约》增开的通商口岸:福州

(2)据图指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西方侵略势力在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自己拍摄的无声电影是( )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探究与运用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1)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2)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刻?从中你学习他们哪些优秀品质?

32、中国现代史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事件。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

(3)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事件。

(4)改革开放使我们富裕起来,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当时在农村推行的是什么制度?对外开放是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哪个城市?

(5)写出现今领导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核心人物。

(6)结合今天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谈谈你的感想。

33、列举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各举三例)。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摘自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二  1911年,在他领导和影响下,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戊戌变法“主张兴民权”,结合所学指出其主要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的依据和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3)据上述材料,归纳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产生的共同影响。根据所学,回答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分别通过什么方式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救亡图存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