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平、胜利完成的方式是( )
A.成立股份公司
B.实行公私合营
C.无偿没收
D.建立生产合作社
2、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3、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工业布局地区分布均衡
D.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其中,有句经典歌词是“我们迈步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那我们开始迈步于社会主义大道上始于( )
A.“文革”结束后
B.新中国成立时
C.三大改造完成后
D.中共八大
5、在下列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 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 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7、萨科齐曾以法国总统和欧盟轮值主席的双重身份会见达赖,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萨科齐此举破坏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中的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④⑤
8、1978年《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关于这场讨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B.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理论基础
D.它肯定了“两个凡是”的正确观点
9、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 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对外国经济侵略有一些抵制 D. 建立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10、维新派的维新变法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主要是因为( )
A.维新派主张推翻清政府
B.改革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11、“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作用
1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如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3、下图是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比例图。该图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业( )
A.地区分布不平衡
B.资金少,规模小
C.行业分布不平衡
D.一战期间增长迅速
14、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教育方式和科学技术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三幅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图一反映的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②图二反映的是创办于上海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③图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15、下列四幅影视作品宣传画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民英勇抗敌的事迹.其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敌为主题的有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是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总统选举法》
D.《中华民国宪法》
17、毛泽东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毛泽东此去的目的是
A.消灭国民党 B.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C.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同国民党商讨抗日合作策略
18、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请问该桥建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19、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采取的政策是 ( )。
A.不抵抗政策
B.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积极抵抗政策
D.消极抵抗政策
20、人民解放军中担负战略和反击任务的军种是( )
A.炮兵部队
B.空中战略轰炸机部队
C.海军核潜艇部队
D.火箭军部队
21、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_____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
22、意义:性质:___________。影响: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地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3、【危机·应对】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__________、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
24、三大改造过程中,农业合作化开始实行______的原则,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政策。
25、毛泽东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
2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27、洋务运动中,后期以“____”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
28、______是黄海大战中英勇殉国的将领。
29、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油田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 )、汕头、( )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31、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经历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过程。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团结合作】
(1)写出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的成就。
(2)写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3)简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影响。
【争端再起】
(4)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三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这次谈判的结果如何?
(5)后来国民党背信弃义发动了内战,内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
【感悟历史】
(6)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72周年庆典反映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可是,随着列强的入侵,近代中国也曾陷入过落后、屈辱的境地。铭记历史,才能知耻而后勇。
(1)请依据表格中提示,完成填空
战争名称 | 侵华国家 | 主要条约 | 影响 |
鸦片战争 | ① | 《南京条约》 | 中国开始变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英、法 | ② | 进一步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③ | 日本 | 《马关条约》 | 大大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俄、英、美、日、 德、法、意、奥 | ④ | 中国完全陷入 ⑤ 的深渊 |
(2)从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学习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3、简答题。
(1)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洋务运动。
(2)《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最沉重的枷锁,请你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谈谈该条约给近代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国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今日幸(到达)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今台湾),六十失台海,七十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收缩),每逢万寿必无疆。”
——1904年报人林白水讽刺慈禧太后70寿辰所作对联
(1)材料一中所说“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材料二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这一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何日幸圆明园?”、“五十失琉球”分别影射哪一历史事件? “五十失琉球”所指历史事件的危害是什么?近代史上中国领土主权屡屡丧失,根源在哪里?据此并综上所述,对于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你有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