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绘制示意图整理历史事件过程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历史知识。如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其中①②处分别指的是( )
A.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B.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2、学习历史,要学会区分“史实”与“结论”。以下关于孙中山的描述,属于“结论”的是( )
A.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B.孙中山领导广州起义
C.孙中山在日本创立中国同盟会
D.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
3、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土地改革的纲领,在解放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里的“土地改革纲领”是指(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4、为维护共和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北洋军阀展开了不懈的斗争。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二次革命②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③护国战争④组建国民党,参加国会选举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②③
5、“在抗日战争中,日本军队将中国战区35%的兵力投入了湖南战场。被国民党军队歼灭的日军有近一半是被歼灭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的。这在中国的抗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湖南战场上,最著名的会战是
A.徐州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6、近代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按时间先后排列以下侵略与反抗的史实,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马关条约》签订③左宗棠收复新疆④义和团廊坊狙击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③④②
7、下列不属于中国梦核心内涵的是
A. 国家富强
B. 民族振兴
C. 人民幸福
D. 公平正义
8、1950-1952年,我国进行土地改革在政治上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经济
B.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C.打击地主富农
D.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9、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六大
D.中共七大
10、“这是唐王朝历史上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社会动乱,是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历史转折点。”此“社会动乱”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陈桥兵变
D.靖难之役
11、纵观中国近代史,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体现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事件有( )
①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②黄埔军校的建立 ③北伐战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历史事件( )
A. 土地革命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抗美援朝战争
13、下列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是
A.《时务报》和《知新报》
B.《直报》和《知新报》
C.《湘学报》和《直报》
D.《时务报》和《国闻报》
14、“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副对联是我国 哪一历史时期的写照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5、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某班历史兴趣小组为评价武则天撰写了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创立科举制度
B.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C.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D.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6、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番话反映了
A. 我国农业落后的状况
B. 我国工业落后的状况
C. 我国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国
D. 我国是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17、国民革命转折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国共合作、共建黄埔 B. 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
C. 七一五政变、四一二政变 D. 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
18、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某位国家领导人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这位国家领导人是( )
A.贺龙
B.彭德怀
C.刘少奇
D.周恩来
19、“人民的解放”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基本主题之一,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一主题的有
①结束一百多年屈辱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
②国内各民族平等,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④消灭了剥削制度,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的革命纲领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2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____________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政策。1947年按照《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_____________运动。
22、《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______(地名);《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中②处是__________(地名)。
23、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____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4、______________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______________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25、《辛丑条约》 特点:是中国近代史上________数目最庞大、________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6、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未涉及。
(1)鸦片走私逐年递增,数量巨大,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2)虎门销烟意义重大,值得我们缅怀。
(3)为了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英国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
(4)英国通过《南京条约》侵占了香港。
(5)经历了百年沧桑,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27、提出“实业救国”的近代状元实业家是——( )
28、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________。
29、我国的“一五”建设硕果累累。
(1)生产出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工厂是______。
(2)我国建成的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______。
(3)我国修建了川藏、______、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30、鲁迅的《________》,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有力地驳斥了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伦”的错误观点,为抗战指明了方向。
31、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哪一年?列举四例“一五计划”期间在交通运输领域取得的成就。谈谈新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2、武昌起义爆发于哪一年?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3、根据所学,回答有关人民解放军战争系列的问题。
(1)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重庆与国民党和谈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何意义?
(3)简要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三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途径。
(1)发动图一战争的侵略者是谁?这次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条约?
(2)材料二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指的是哪次战争?该战争后签订的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
(3)写出甲午战争后我国仁人志士掀起的一次政治运动名称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4)写出这一政治运动的3个代表人物。
(5)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