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 )

A.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B.十九世纪五十年代

C.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D.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2、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邓小平所提出的适合于香港的政策是指(   

A.一国两制    B.求同存异方针

C.民族区域自治  D.社会主义制度

3、阅读地图,下图所示为(     

A.鸦片战争形势图

B.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C.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

4、如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该图反映了(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5、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 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B. 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C. 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小吃街、夜排档,到如今社交休闲、文化地标打卡、体育健身的日益流行,越来越多的“夜经济”新业态在崛起。这反映了

A.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B.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D.市场经济的新发展

7、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时候,国民革命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危机。蒋介石军事实力急剧膨胀,他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发动了(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广州起义

8、1924年至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一场来势汹涌、似滚滚洪流的国民革命。以下是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国民党一大召开

②黄埔军校建立

③第四军独立团夺取贺胜桥

④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A. ②①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

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共同纲领》   B. 《土地改革法》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的态度是

A.联共抗日

B.采取不抵抗政策

C.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派兵北上抗日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对中共八大的继承和发展,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B.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阶级斗争为纲的理念

D.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2、“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这是孙中山发表的《讨袁檄文》,为此,孙中山领导了(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运动

D.北伐战争

13、李鸿章常说:“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

A.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兴办新式学校

C.派遣留学生出国 D.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14、“建设八区,奋进百强”是射洪市委市府朝着党中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极力奋进的工作思路。下列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于1962年“七千人大会”中提出

B.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

D.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主导世界

15、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下图表述集中体现了

永不言败、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A.五四精神

B.红船精神

C.长征精神

D.延安精神

16、19461月,在重庆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签订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国民大会的协议》《关于宪草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等五项协议。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国民党一大   D. 政治协商会议

 

17、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句话描述的是 “一五”计划实施的(     

A.目的

B.内容

C.成就

D.意义

18、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的建成投产,表明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

C.完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效

19、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要

A.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B. 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00年翻两番

C.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帝国主义者复饵以关税增收之利益,与以金钱军械之接济,直接帮助吴贼压迫中国国民革命……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统一政府之建设无希望……”这段材料最有可能与哪一战争直接相关(       

A.甲午战争

B.护国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北伐战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94年中了状元的_______主张_______,成为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

2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_________,1905年,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__在日本东京成立。

 

23、填空题。

(1)1839年6月3日_____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2)《_________》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民报》。

(4)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依据是(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依据是( )

25、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1)1997年中共十五大_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2012年中共十八大把_________________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6、1947年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___________。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___________的序幕。

27、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成为指导土地改革法律依据;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

28、巩固措施: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________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29、_________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地化程度。_________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30、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一次战斗中,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解放军的好战士_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简述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32、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与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3、中共七大上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共七大召开的意义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重点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有何历史意义?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过程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部宪法的性质。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