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青年》杂志是由陈独秀创办的,它创办于
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2、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3、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曾发表社论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对中国人民是最伟大的胜利,而且对全体爱好和平的人类来说也是最伟大的胜利。材料旨在说明新中国的成立(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标志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材料中的“痛苦、失序、混乱”主要指(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爱国运动风起云涌
C.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
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5、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
A. 双十协定
B. 停战协定
C. 打倒一切反动派
D. 论联合政府
6、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大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
A. 艰难的探索历程 B. 伟大的历史转折
C. 走向世界舞台 D. 挑战两极格局
7、1979年,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带来上述变化的农村改革措施是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给农民生产自主权
D.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8、主题探究越来越成为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下列图片片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反对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9、某同学收集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相关资料,该资料有利于研究(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0、《北京市民宣言》提出:“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武昌起义
11、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
A.国企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
12、某文献记载:1948年10月15日,人民解放军攻占锦州,俘获了国民党范汉杰兵团,封闭了其从陆上撤回关内的道路。与这一记载相关的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3、轰轰烈烈、席卷东南的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永安封主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件 D.天京陷落
14、中华民国成立后,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
A. 留辫 B. 称“先生” C. 缠足 D. 翎顶补服
15、1916年,陈独秀在某杂志更名后的发刊词中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
A.《新青年》
B.《青年杂志》
C.《少年中国》
D.《每周评论》
16、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
A. 工业结构不合理
B. 地区分布不合理
C.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 军阀割据混战
17、下图中信息有错的一项是( )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 侵略者:英法联军 主要罪行:火烧圆明园 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A.时间
B.侵略者
C.主要罪行
D.影响
18、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还要将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战斗的《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代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中华国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 )
A.学以致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闻鸡起舞
19、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政企分开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20、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的事件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虎门硝烟;
⑥义和团运动
A. ①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④⑤⑥
21、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2、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英国提出的全部条件,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
23、________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4、中共中央的决定: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起______、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5、鲁迅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______;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6、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3)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
27、下列左图人物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既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右图人物____于2008年9月搭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8、______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______年底我国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29、____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____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30、背景: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 。
31、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代伟人】
(1)由周恩来提出的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在哪次会议上形成的?
【时代楷模】
(3)写出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一位。
【薪火相传】
(4)使命呼唤担当,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
32、洋务运动地方代表人物
33、写出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制定的宪法是一部很好的宪法,它总结了我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特别是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成果和经验。
材料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城市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通过改革,把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改变成为开放型、多功能和现代化的经济中心。
材料三:2012年的这次会议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对新的时代下推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
(1)材料一中的“宪法”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城巿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材料三中涉及的是哪次会议?此次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什么?
(4)为了祖国未来的发展,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