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国人认为:洋人是在中华文化的辐射圈之外,所以与洋人交战是两大文明体系之间的对抗。即使中国屡屡战败,在心理上也能保持平衡状态。以下哪一战争彻底摧毁了这种心理平衡

A.两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中日甲午战争

D.抗击八国联军

2、如表是某位同学的收集的学习资料,据此判断他的学习内容是(       

人物

刘伯承、邓小平

事件

1947年夏

意义

揭开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A.转战陕北、战略防御

B.御敌于外、自卫反击

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千里跃进、战略进攻

3、“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满洲专制,故要民族革命”。孙中山把“社会革命”概括为( )

A.民生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权主义

4、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A. 安庆陷落

B. 天京事变

C. 石达开出走

D. 天京的陷落

5、下表中的数据说明了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有待改善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

6、小光同学在学习八年级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在网上找到了以下两张照片,他学习的主题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C.近代教育的发展

D.近代电影事业的发展

7、“此日漫天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而撰写的,请写出这位英雄的名字(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邓世昌   D. 康有为

 

8、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努力方向,而“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往往存在时空观念混乱等问题,影响他们难以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下图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这些成就(     

A.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B.使我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

D.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9、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创建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共“三大”的召开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 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辛亥革命果实得以维护 D.宣告中华民国政府成立

11、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2、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的战斗是在:

A.浙江慈溪

B.上海青浦

C.江苏苏州

D.江苏扬州

13、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休闲生活。人们的生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改革开放

B.三大改造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1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的集中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机构是

A.中国共产党中央局 B.中国共产党秘书处

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处 D.中国共产党政治局

15、1949年2月,解放军某部侦察营来到长江北岸进行刻苦训练,战士们都由“旱鸭子”变成“水鸭子”,多次成功渡江侦察敌情。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

A.发起平津战役

B.打倒北洋军阀

C.为了强渡金沙江

D.顺利解放南京

16、“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构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 全民族抗战开始

B.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

C.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D. 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17、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C.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D.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18、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兴起。李大钊、陈独秀等人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表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A.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根本原因

B.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根本原因

C.是中国新时代的曙光

D.其革命道路中国可以完全复制学习

19、法国作家布立赛所著《1860:圆明园大劫难》一书的序言指出:“焚掠圆明园,对中国至为残酷。”焚掠圆明园的是(            

A.英法联军

B.俄美联军

C.英法联军

D.英美联军

20、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探索,并取得巨大成就。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逐步在全国推开,提高农民积极性,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22、________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统一全国;________年,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23、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革命团体是 __________

 

24、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________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5、“这所学校系孙中山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的,校长蒋介石,其组织体制系参考苏联红军,对国民革命军各军事学校,甚至整个军事体系,均有深远的影响。”“这所学校”是______

26、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_____(会议)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是_____(会议)召开。

27、____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

(4)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5)中国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标志

29、19世纪后半期,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__________等企业,使武汉成为中国迈向近代化的首批城市之一。1957年建成的__________,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30、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序幕的事件是______和平解决;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______,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无尽黑暗指?一道闪电指?迎来曙光指?

32、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社会的性质依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3、

 

图片反映什么历史事件导火线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位于武汉阅马场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又称红楼。________10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全国群起响应……

材料二:200855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来到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重温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革命党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那段历史。参观之后,连战还为纪念馆亲笔题词。

(1)材料一中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是什么?什么事件证明了“全国群起响应”?

(2)材料二中“革命党人推翻帝制”有什么意义?

(3)请你用一句话简要评价孙中山先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