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习近平指出,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的“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到哪一历史事件100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 中国共产党成立   B. “改革开放”政策制定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雄安新区”创建

2、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学校是

A.南洋公学

B.黄埔军校

C.北洋西学堂

D.京师大学堂

3、“我国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我们必须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材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创新理念

B.绿色理念

C.开放理念

D.共享理念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开始于(  

A.安徽凤阳

B.福建厦门

C.广东汕头

D.江苏南京

5、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了(   )

A. 武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C. 广州起义   D. 秋收起义

6、毛泽东曾说“打了三个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三大战役(     

A.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刘邓大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7、“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提及的“九二共识”是

A. 和平统一祖国

B. 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C. 加强两岸交流

D.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8、孙中山在1924年改组国民党是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为改变这一状况,孙中山十三年来的活动包括

①组建中国同盟会 ②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③发起二次革命 ④发起护国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下列四幅图(两位著名人物,一个机械厂及一本杂志的封面)请给四幅图片选出一个恰当的主题。(     

A.屈辱——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B.探索——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C.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10、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这种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形成于

A. 新中国成立时   B. 20世纪50年代中期

C.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D. “九二共识”后

11、邓小平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A.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2、1935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 四渡赤水河   B. 陕北会师

C. 飞夺泸定桥   D. 强渡大渡河

13、关于下图中的历史事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的时间是1951年5月

B. 宣告了西藏和平解放

C. 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

D. 实现了祖国领土的完全统一

 

14、“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我国承担这一使命的军种是

A.空军

B.火箭军

C.陆军特种部队

D.战略支援部队

15、下图说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外交(     

A.只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重点加强与亚洲各国的经济合作

C.拒绝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D.在国际事务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1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被侵略的屈辱史。清都城北京2次被攻陷,两次战争分别发生在谁统治时期?( )

A.嘉庆、道光

B.咸丰、同治

C.同治、光绪

D.咸丰、光绪

17、下列中共会议与党的指导思想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十三大——邓小平理论

B.中共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

D.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8、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B.杨秀清的过错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英法联军的镇压

19、1958年,毛泽东说:“我们的方向,应该是有秩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这反映了

A.党中央忽视客观规律,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B.加快改造,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C.急于求成,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

D.为发展生产力,急需变革生产关系

20、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而饮恨。“它”就是(  )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南京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_______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 ___________

(3)种植园和 _________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4)1785年,瓦特改进的______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22、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________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3、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他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他被誉为“______”。

24、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5~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1689年,英国通过了____________,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确立了议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原则。

(2)1776年7月4日,美国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托马斯·杰斐逊____________。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3)法国大革命时期,制宪议会颁布了____________。强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以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26、1851年1月,__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1864年,________的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它的口号是“自强”和“________”,创办大批近代企业。清政府任命主张收复新疆失地的________为钦差大臣,成功收复新疆。

 

27、影响:日本企图迅速________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________

28、洪仁玕写成《_____________》,提出要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鲁迅的短篇小说《_______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9、__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

30、袁世凯死后,以段祺瑞为首的_____(派系)军阀掌握北京政府,并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_____任北伐军总司令。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影片《建党大业》的剧情,指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

(2)假设要拍摄影片《建党大业》中共“一大”召开的场景应该选择哪个城市最为理想?

(3)影片《建国大业》着重介绍了发生在重庆、北平(北京)的重大事件。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事件的名称?

(4)两部影片承载了中国共产党28年的奋斗历程,你从中能获得哪些感悟?

32、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我国政府确立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什么是“九二共识”?

33、武汉会战的时间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报刊——历史的记忆。《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1949年国庆社论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2)列举这一时期在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一例。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3)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开始于哪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什么样的重要决策?

材料四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往往事先没有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做的但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是不干,而是要大胆地进行试验。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不试验不知好坏。试验当然要争取成功,但也要允许失败。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改了就是了,自己不要灰心,别人不应该责难。要支持、爱护那些致力于改革的创新者。

——2012年2月24日社论

(4)2012年2月24日的社论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视察10周年而刊发的。邓小平南方视察后,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