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中盘踞在东北的是(       

A.奉系军阀

B.直系军阀

C.皖系军阀

D.桂系军阀

2、在中国近代,有一段军阀割据混战的历史。下列军阀与其控制的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A. 冯国璋—江苏、江西、湖北等

B. 段祺瑞—云南、贵州

C. 张作霖—西北

D. 唐继尧—安徽、浙江、山东等

3、在中国近代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是(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4、1860年10月,侵略者在这座大型皇家园林(见下图)里疯狂抢劫,并于10月18日纵火焚烧,大火连烧三天,此座举世瞩目的世界园林不复存在。我们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旅顺大屠杀

B.天京保卫战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八国联军进北京

5、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     

A.《阿Q正传》

B.《小二黑结婚》

C.《歌女红牡丹》

D.《定军山》

6、对下图所示过程解读正确的是( )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7、同盟会成立以后,在安庆领导革命党人发动起义的是光复会会员

A.孙中山 B.黄兴 C.秋瑾 D.徐锡麟

8、八年级(1)班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他们来到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战役遗址。在考察中,同学们做了如下笔记。这些笔记印证了(   )

①平型关战役歼敌1000多人②平型关是太原的重要门户③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④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⑤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

A.①③ B.③⑤ C.②④ D.①④

9、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 强学会的成立

B. 公车上书

C. 兴中会的成立

D. 创办《万国公报》

10、面对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展,1988年9月,邓小平从全新的角度,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和当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明确的理论概括,提出了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1、中国共产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全国人大

12、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共党员主要成员社会阶层比例分布情况。这最能反映出(     

A.中共以城市为工作重心

B.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

C.中共广泛地代表中国各阶层的利益

D.中共随革命形势变化相应地调整政策

13、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是

A.茅以升 B.詹天佑 C.荣德生 D.张謇

14、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A.总统 B.全体国民 C.参议院 D.资产阶级

15、下列哪一项不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

A.传播了中国的造纸术

B.发明了从0到9的计数法

C.传播了伊斯兰文化

D.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

16、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作品的对应中,不正确的是

A.鲁迅——《狂人日记》

B.茅盾——《子夜》

C.郭沫若——《女神》

D.巴金——《骆驼祥子》

17、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表述,错误的是(     

A.出现于9世纪,是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

B.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C.庄园的分为两部分,称为“直领地”和“共用地”

D.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

18、口号可以传递一定的历史信息。下列在一二·九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反对华北自治

19、下面两幅图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增加

B.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变成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0、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 北伐失利   B. 天京事变   C. 中外绞杀   D. 天京陷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新文化运动的最为重要的阵地是刊物______________

 

22、秦汉时期最重要的历史特征是_______

23、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和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召开地点

B.亚非会议召开的地点

24、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935年召开的______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了______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6、导火线:___________

27、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1)1997年中共十五大_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2012年中共十八大把_________________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某学校举办了光辉历程的纪念活动,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

主题一  历史的选择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

1949年10月1日,_______________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主题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50-195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颁布,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1953-1956年_______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1958年大跃进和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9、________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_________________的诞生。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______ 。

(2)孙中山开创的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一一 ______ 。

(3)提倡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的思想解放运动—— ______ 。

(4)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一一 ______ 。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这次会议确定的指导方针是什么?简述这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都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20144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自强”运动。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世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这一历史事件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强国之路,列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3) “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端”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近代史上的哪一事件宣告中国人民首次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列强不能灭亡中国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回答两个原因)请联系现实,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强国梦”?

33、写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次会议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何焕然一新?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具有建设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问题,党都能实现自身转变。20世纪70年代,在面临严重的困难局面时,党召开了某次会议,及时纠正了“左”的错误,确定了新的领导核心,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

材料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1)写出材料一中“某次会议”的名称。

(2)材料二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3)根据材料三示意图,写出①②对应的内容。

(4)材料四中所述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如何实现中国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