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意在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下列人物因发动西安事变而成为1936年《民族英雄评传》中英雄的人物是( )
A.张学良
B.杨靖宇
C.左权
D.张自忠
2、历史学习中珍贵的照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发展的进程,下列一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照片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国不宣而 ②雅尔塔会 ③德国对波兰 ④苏军胜利旗帜插
战,突袭苏联 议召开 发动“闪电战” 上德国国会大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3、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陈独秀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时时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这里“启蒙的水”指的是
A.自强求富
B.君主立宪
C.民主科学
D.民主共和
4、某班同学在筹办历史手抄报活动,准备宣传重庆人民在抗战期间节衣缩食、捐款捐物支持抗战的事迹。为突出这一主题,他们应该使用的图片是( )
A. B.
C. D.
5、“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A.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红军长征的胜
C.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 中华民国的建立
6、《长征组歌》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历尽艰险、英勇作战、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下列歌词中所蕴含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 ②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③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④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7、它是同盟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一连串失败中首开胜利的记录。鼓舞了人心,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促使美国援华方案迅速实施,也促进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迅速形成,使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材料评述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8、“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9、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成果是( )
A. 福州船政学堂 B. 广州陆军小学 C. 武昌陆军预校 D. 黄埔军校的创办
10、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会议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11、“八荣八耻”中倡导“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的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2、如表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些重要会议上发布的决议节选,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 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方针 |
② |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
③ | 纠正“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
④ | 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13、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们应去的城市是
A.北京
B.济南
C.上海
D.长沙
14、“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有此场景的史实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海战
D.义和团运动
15、下列是红军长征过程中所经过的三个地点,按先后顺序排列为
①遵义 ②会宁 ③大渡河
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16、毛主席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指
A.南京长江大桥
B.钱塘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上海浦东大桥
17、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后,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 )
A. 民法 B. 经济法 C. 行政法 D. 宪法
18、“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19、从1966年10月我国首次成功进行导弹与核弹头结合发射试验,到2016年12月火箭军齐射10枚东风导弹开展实战化训练,我国战略威慑与核反击能力大幅提升。这一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 )
A.“科技强军”战略深入实施
B.军队组织架构持续性调整
C.建成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
D.构建起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20、歌曲《国民革命歌》中唱道:“……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歌唱出了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目的是
A.推翻袁世凯反动统治 B.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D.推翻封建帝制
2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________。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
2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政策;如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
2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____。
24、1924年,中国国民党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_________。
25、鸦片战争是中国________开端,从此中国逐渐变为________社会
26、下图遗址毁于是_____两国之手。
27、在全民族抗战中在________会战中,张自忠壮烈牺牲。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将军血洒疆场。
28、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发生的变化:将抗战时期的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1947年颁布___________(内容看书),随后制定___________。
29、文件:1947年中共颁布《_____________》。
30、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______、______的原则。
31、历史上每一次重大运动都有纲领性的口号或主张,它们体现着时代的印记。请根据下面内容探究有关问题。
口号或主张:①师夷长技②三民主义③民主、科学④外争国权,内除国贼⑤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①、②、③的纲领分别指导了哪三次运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次运动简要评价它的积极影响。
(2)“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中国近代哪一次重大运动中的目号?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及其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3)1936年12月,“停止内战,联共抗目”的主张得到了国共两党认可,这在当时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4)请你为以上五个纲领性口号或主张拟定一个主题。
32、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入侵,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步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你从战争的名称、签订的条约及社会性质的变化简述中国是怎么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
33、八年级学生学习完了1840年到1912年的历史后,绘制出了中国近代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
(1)请你帮他们完成下面方框中未填部分的内容。
(2)“师夷长技”的思想是谁提出的?这种思想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萌发的?
(3)由上述四次思想主张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有什么特点?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许多重要的的工业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材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分析材料中我国发展重工业的必要性,并举出这一时期我国重工业建设取得的成就两例。
材料二 在中共党内,周恩来是最早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思想的领导人之一。1949年12月他便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在工业的领导下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没有农业基础,工业不能前进;没有工业领导,农业就无法发展。”
(2)根据材料二,简述农业与工业的关系。
材料三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发言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三大改造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材料四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4)材料四中“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