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

A.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

B.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C. 内地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

D. 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

 

2、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轻而易举地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他是(  )

A.袁世凯

B.康有为

C.秋瑾

D.邹容

3、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国民革命军北伐

C.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D.卢沟桥事变

4、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A. 自强和求富 B. 社会主义

C. 民主和科学 D. 师夷长技以自强

5、这次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这次大会

A.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 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翻地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成立中央局,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6、“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为此中央政府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组织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有计划地引导农村合并形成人民公社

D.鼓励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7、下列人物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有

①王进喜②黄继光③焦裕禄④邱少云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雅克萨之战 D.戚继光抗倭

9、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起什么思想大讨论(     

A.两个“凡是”

B.改革、开放

C.农村“大包干”

D.实践是解放思想的唯一标准

10、这个地方因为在1935年中共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该地方是

A.瑞金 B.遵义 C.南昌 D.延安

11、 下图是1939年中国农村张贴的头戴钢盔、持着钢枪的“抗战门神”。门神旁边的儿童手持“庆祝抗战胜利”的标语。这彰显了

A.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B.人民乐观不屈的意志

C.敌后战场的抗日功绩

D.抗日战争胜利的喜悦

12、近代中国,古老的北京城两次遭到西方列强无耻的破坏,分别是: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3、1856年导致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 北伐   B. 西征   C. 天京事变   D. 东征

14、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英国、美国

B.英国、法国

C.英国、俄国

D.俄国、日本

15、北洋军阀时期,老百姓门口的对联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这与当时哪一政治局面密切相关

A. 贪官横行

B. 割地赔款

C. 徭役繁多

D. 军阀混战

16、刘伯承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刘伯承所指的事件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千里挺进大别山 D.平津战役

17、历史图片是一个时代特征的反映。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18、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出一期专题展览的讲解活动,准备了以下资料,据此推断,本期展览活动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主题:______

文献

《论持久战》(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文章

《中国共产党是十四年抗战倡导者先行者组织者》

地图

《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

图片

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A.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B.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的相互配合

C.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解放战争胜利

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9、在上甘岭三九一高地反击战中,他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烈火灼烧,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牺牲,从而确保了整个战斗的胜利,这里的“他”是(     

A.陈化成

B.聂士成

C.黄继光

D.邱少云

20、经过李鸿章斡旋,清政府最终赔款降到4.5亿两,意思是中国“人均一两”,虽然是一个耻辱的数字,但比列强们开口要价少了很多。这一条约

A.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 B.在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

C.与组成联军侵华的八国签订 D.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新中国建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某校八年级小红同学在期中复习时对这些事件和人物进行了如下梳理和探究。

将下列对事件和人物的梳理补充完整。

(重大事件)

______,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土地改革完成,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______”十年大动乱结束。______(会议),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杰出人物)

______是促成西藏和平解放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王进喜赢得了“__________”的称号。焦裕禄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_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22、1978年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想,中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3、14——16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______

24、经过:1937年8月13日,________爆发。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25、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________”的局面;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

26、袁隆平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的成功是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27、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全力围攻__________,发动全面内战。

 

28、新中国建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涌现出一批批的杰出人物,根据下列描述分别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对应人物的姓名。

(1)“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____

(2)“党的好干部”“治沙于兰考”的是____

(3)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是____

(4)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____

(5)大庆油田工人,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他是____

29、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会战。

台儿庄战役:指挥:___________意义:97页

武汉会战:著名战役___________,武汉会战意义:97页98页

第三次长沙会战意义___________

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导致大溃败的战役是___________

30、胜利原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________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____________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建国后,无论是巩固政权还是进行建设,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2、自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懈奋斗,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华章。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孙中山先生为实现民主共和所进行的革命活动2例。

(2)请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至少2位)

(3)请说出五四爱国运动的口号。

(4)请说出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33、材料   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党内“左”倾思想的泛滥,“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周恩来等领导人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使得国家仍然取得了一些成就。小历同学认为,武汉长江大桥就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

(1)根据材料指出,“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小历同学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一

(1)以上图片材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将图片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 标志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确立的是。

② 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是。

③ 反映国家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力的是。

(2)任选以上一个政治制度,写出制度名称并简述其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作用。

材料二  某学习小组为撰写历史小论文搜集了如下资料:

(3)以上资料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以提炼出多个主题。阅读材料,完成表格。

资料序号

提炼的主题

②、⑧

主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

主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⑤、⑦

主题三:

主题四: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