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这说明国民党(     

A.内战是真,和谈是假

B.企图以军事优势争取谈判优势

C.根本不把中共放在眼里

D.军队纪律败坏,根本不服从调遣

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列选项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刘少奇冤案得到平反

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B

中共十三大

确立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邓小平南巡讲话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完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并展开竞争

A.A

B.B

C.C

D.D

3、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51年前,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此事件是指

A.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4、下列事件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严重失误的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一五计划

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B.李鸿章、左宗棠——五四运动

C.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D.毛泽东——辛亥革命

6、2018年是西藏农奴翻身得解放多少周年?( )

A. 66   B. 67   C. 60   D. 61

7、如果把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做一个比较的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发生在北京(北平)的运动

②工人阶级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军

③都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运动

④都有向行政当局请愿的性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如果把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列为一个专题,题目最好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B.近代化的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解放战争

9、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应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21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21年的是(  

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 全而建成小康社会

10、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所说的“变法”指的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扶清灭洋”

C.“变法图存,维新救国”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1、在一次会议上,孙中山指出对内要把军阀打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解放;对外要反抗帝国主义,让全世界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人民,联络一致,互相扶助,都得到解放。这次会议是

A. 国民党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一大

D. 国民党二大

12、如图所示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1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了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是( )

A.理藩院 B.总理衙门 C.北洋大臣 D.外务部

14、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使中国在实现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伴随中国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其根本原因在于(  )

A.实现了中国梦

B.新发展理念的提出

C.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D.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5、《共产党宣言》提出了两个“最彻底决裂”的“共产主义革命”基本原理,其中,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决裂”,是经济领域对私有制的革命。这主要体现在新中国(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16、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是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大捷

C. 保卫大武汉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17、歌曲《我的中国心》曾广为流传。2014年,演唱者又推出一首《我的中国梦》。由《我的中国心》变为《我的中国梦》,一字之差,彰显鲜明的时代主题。下列对中国心与中国梦及其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中国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②中国梦是弘扬和培育中国心的基础

③中国心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④只要具备中国心,就能实现中国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生产关系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     

A.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土地收归国有

D.大量增加了土地的面积

1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0、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有

①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②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③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④发展生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2001年,中国加入了____,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将中国带入全球贸易体系,参与全球竞争。

22、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_____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于1914年初解散国会,不久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23、长征意义:粉碎了____________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________。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________,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彻底摧毁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2)我国第一座跨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桥——

(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4)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5)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6)1999年回到祖国怀抱的地区——

25、【代表聚集·制度确立】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________的确立。

26、______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工作。

27、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方式:________,社会主义改造创举是________

28、请列举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时期主要的军阀派系和代表人物

29、________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________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30、粉碎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________,转战陕北。________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________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________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21年是许多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这些事件值得我们纪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70年前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历史事件。60年前,为克服国民经济困难局面,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提出的方针是什么?

(2)写出50年前中国在国防领域取得的成就一例。

(3)40年前哪一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顺利完成。

(4)写出30年前成立的推进两岸经济交流的民间团体名称。20年前哪一历史事件开辟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

(5)2021年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收官之年。纵观百年史,结合所见、所听、所学,谈谈你的感受。

32、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畅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绘蓝图: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为实现中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遵循什么战略布局?

33、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成就非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农业、医学领域分别取得了哪些成就?列举一位在国防尖端技术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材料二

材料三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1)材料一中第二种梦想实现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土地所有制的改变有什么重要影响?

(2)材料二中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50年代初我国工业发展变化,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从工业和交通业方面列举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各一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