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如下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史实示意图(部分)。下列对相关史事表述完全正确的选项有(     

①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②表明马克思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④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下列历史人物与其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孙中山——领导北伐战争   B. 李大钊——参加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

C. 张学良——主持重庆谈判   D. 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3、下图是为新中国诞生而创作的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4、口号具有时代的特征。下列口号中出现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A.“驱除跶虏,恢复中华”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自强”“求富”

D.“打倒老蒋,解放全国”

5、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英国 D. 俄国

6、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曾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武昌起义黄埔军校的创办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五四运动的爆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8、下图是一枚三民主义纪念章,“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概括了客观历史进程提出的三大斗争任务。所谓“三民主义”指的是

①民族主义

②民权主义

③民主主义

④民生主义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法治的思想起源于古代法家,它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韩非子

10、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  )

A. 直接没收   B. 公私合营   C. 走合作化道路   D. 走私有化道路

11、1915年,“他”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五四运动中,“他”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他”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周恩来

12、图示法是历史学习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如图所示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3、下列历史业绩中,阿拉伯人参与并做出贡献的有

①传播伊斯兰教  ②开辟丝绸之路  ③西传中国造纸术  ④创作《天方夜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作为中国近代的第一次启蒙思想运动,它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此话评述的是

A.洋务运动的意义 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C.辛亥革命的功绩 D.戊戌变法的作用

15、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16、新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探索中曲折前行的历史,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经历失误和挫折后,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航线。中国号巨轮驶入正确航线开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7、贵州遵义被称为“转折之城”,发生在这里的重大转折是(  )

A.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

C.解决博古等人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D.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18、1860年,广州海关一官员接到举报,说有一英国商人携带数百箱鸦片进入海关,请求稽查。该官员挡获了这位商人,最后却不得不放行,因为这位商人出示了(   

A.《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9、五四运动期间,学生们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游行时不可能出现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扶清灭洋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0、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对于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起了一定作用 B.是一次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

C.首先爆发于山东地区 D.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标志性事件

1)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2)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______________

3)标志着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

4)标志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

5)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_______________

22、洋务派以“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以“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23、下列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历程,根据会议内容或影响填写会议名称

①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的是________

②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的是________

③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是________

④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的是________

⑤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是________

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是________

 

24、第一个农村革命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

 

25、_____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26、制造借口是列强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惯用伎俩。

(1)   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贸易,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两国在俄美的支持下,分别以“   ”和“   ”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3)1900年6月,为镇压   ,英美等八国组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7、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创近代探索路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即按照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29、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交接入列;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_____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3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________年。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作为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

32、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哪一口号?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谁?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

33、“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土地改革的文献,写出这部文献的主要内容。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哪一旧制度?从此哪一阶级消失于历史舞台?

(3)为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国家引导他们参加了哪一组织?带领他们走哪一条道路?

(4)如果让你调查今天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你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写出一例即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

材料:这是晚清时期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对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材料三: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1)材料一中“自强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回答,“有识之士”认为当时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2)写出材料二中的“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两位。

(3)材料三中“它”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中总结出什么教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