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民国11年是公元( 

A. 1920   B. 1921   C. 1922   D. 1923

 

2、一战前的三国协约与二战后的北约(   )

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 突出英、美的主导地位 具有军事政治同盟性质 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2016年12月14日,中国清代乾隆皇帝一枚玉玺在法国德鲁奥拍卖行以2100万欧元(约合1.5亿元人民币)成交,比估值高出20多倍。该国宝流出国门最有可能是(   )

A.鸦片战争时,英军从北京抢走 B.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时流出

C.甲午战争中,日军从北京抢走 D.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流出

4、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主要思想包括(     

①提倡民主   ②提倡科学   ③提倡新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下列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A. 上海   B. 南京   C. 深圳   D. 北京

6、下图是20世纪初期关于清政府的一幅漫画,和此图含义最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A. 黄花岗起义

B. 武昌起义

C. 中华民国成立

D. 《临时约法》颁布

 

7、如下图所示报纸的出版时间最有可能是(  )

A. 1951年 B. 1954年 C. 1957年 D. 1965年

8、20世纪40年代一些民主人士对他的称赞:“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胆魄”、“一身系天下之安危”。他是(     

A.邓小平

B.彭德怀

C.刘伯承

D.毛泽东

9、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土地所有制度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外交艺术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睦邻友好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

11、周恩来在1955年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上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召开的有色人种会议,是世界历史的新起点。…殖民主义并没有死亡,必须予以铲除!”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A.“一带一路”倡议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D.“求同存异”的方针

12、2021年“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即将召开,“两会”第一次召开分别始于哪一年?(  

A.1947、1949

B.1949、1954

C.1949、1953

D.1949、1952

1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这一基本路线的党的

会议是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4、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9届夏季奥运会共获得51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一位。该届夏季奥运会是哪一年在北京举行?

A.2000

B.2001

C.2008

D.2018

15、19132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在国民党湖北支部举行的欢迎会上说:“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这位领导人是(   )

A. 孙中山   B. 蔡锷   C. 宋教仁   D. 黄兴

 

16、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各界民众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并创作了一批表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的作品。其中《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 )

A.冼星海 B.徐悲鸿 C.赵树理 D.郭沫若

17、读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的是

A.正面战场始终为抗战的主战场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国民党是领导抗战的中流砥柱 D.国民党军队对抗战胜利有重大贡献

18、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史实说明19271937年中国革命的阶段特征是

A.武装割据,夺取政权

B.反蒋抗日,十年内战

C.城市中心,工人运动

D.联蒋抗日,共赴国难

19、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曾对将士说:“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这一不畏牺牲的誓言最终践行于

A.定海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20、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下列关于这次会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C.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D.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沉浮,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22、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

23、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年夏,________病逝,湘军冲入城内。________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24、_____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______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始。

25、1987年__________(会议名称)明确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_____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

26、将下列历史人物对应的作品序号相匹配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施耐庵( )、罗贯中( )、吴承恩(

1)《西游记》(2)《三国志通俗演义》(3)《水浒传》(4)《农政全书》(5)《本草纲目》(6)《天工开物》

27、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的标志是___

28、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工农红军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详见92页

29、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权利;《马关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辽东半岛、______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30、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___________会战爆发。抵抗史实:___________率全营守卫宝山壮烈牺牲;___________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国空军首次参战。意义:___________战时陪都是___________

南京大屠杀:时间:___________被害人数是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出现很多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的召开,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次会议是何时召开的?

(2)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和国民党合作。国共初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此论断出自哪次会议?1929年12月召开的什么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4)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标志?开始确立以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5)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条件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6)这些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共同影响?

3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结合所学回答

(1)“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赞扬一个人“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个人是谁?他被国内外誉为什么?

(2)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举两例即可)?

(3)什么是“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得以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3、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以“9”结尾的年代,观察下面年代尺,根据年代尺所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与“广州虎门”有关的历史事件。以此为借口,英国对华发动了哪一侵略战争?

(2)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哪一文件提出向西方学习主张?

(3)1899年,美国提出哪一政策反映出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4)1919年,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写出在民族危难之际,率先挺身而出,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行径的主力军。

(5)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杜鲁门决定让美国再次干预中国内战之后的十年里,反华态度及反华政策进一步发展及强硬化。国务卿杜勒斯……许诺,要结束对远东的忽视,并努力孤立、包围中国,使北京政府崩溃。他强调中国只有一个,就是台湾的蒋介石政权……

材料二(基辛格)在给尼克松的备忘录中表示:“我们对中国采取主动行动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影响”,“他们必须考虑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的可能性”。由此可见,美国政府当时调整对华政策的首要目的就是利用中苏分歧,借助中国,抗衡苏联……尼克松在就任美国总统后明确表示,美国在越南战场上全面的军事胜利是不可能的,“我得尽快并尽可能体面地结束战争”。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美国坚持扶蒋反共、敌视中国的政策已有20余年,而今中国不仅没被遏制和削弱,反而成为世界五大力量中心之一,美国对华政策已告失败。

材料三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华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1)1954年,杜勒斯在日内瓦会议上“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的什么现状?试结合材料一分析其原因。

(2)而尼克松“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这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二分析变化的原因。

(3)这次握手对中国的外交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4)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中美关系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