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建国后召开的某次大会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的任务。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各民主阶层、民主党派、工农业劳动模范等各界、各民族的代表。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这四个内容放在一起,它们所宣扬的主题最合适的是

A.外国列强的侵略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民族主义革命的开端

D.近代化的探索

3、根据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我国建立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如下图④处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4、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5、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报刊是(   )

①《万国公报》 ②《民报》 ③《国闻报》 ④《时务报》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6、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7、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通过友好谈判作出的重大决定是 (  )

A. 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B. 和平解放西藏

C. 建立西藏自治区   D. 平定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叛乱

 

8、1936年在《张杨对时局宣言》中提到“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学良等涕泣进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张学良杨虎城实际行动是发动了(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9、“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这一歌词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邓稼先

B.雷锋

C.王进喜

D.焦裕禄

10、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拓展多边外交。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在推进全面外交进程中取得的成就是

A.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B.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C.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早期探索中,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开启近代化进程的事件分别是( )

A.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12、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

A.秦始皇、明太祖

B.秦始皇、明成祖

C.秦始皇、隋文帝

D.隋文帝、雍正帝

13、如图年代尺上,确立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分别是(     

A.中共十二大和中共十九大

B.中共十三大和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

14、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A.建立了光复会

B.创办了《民报》

C.领导黄花岗起义

D.创立中华民国

15、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一二八事变

16、下表信息可以反映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淮海战役支前统计表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A.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

B.中共中央的英明领导

C.人民军队的英勇作战

D.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17、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逐渐改变了人类工作和生活方式,使庞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它是(       

A.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B.超音速客机

C.生物工程和电讯技术

D.终身学习

18、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19、某条约规定“华民与大合众国人有争斗、词讼等案,华民归中国官按律治罪;大合众国人……应归领事等官按本国例惩办。”该条款损害了我国的(  )

A.贸易主权 B.领土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20、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说明(     

A.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B.中国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

C.中国人民开始反英斗争

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提出对台湾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均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历史上称作“________”。

22、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的是________

23、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4、中国近代第一块被割让的土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5、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26、文化大革命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______

27、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深圳B.珠海

28、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顽强斗争最终英勇就义的将军是

29、________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0、战略进攻:________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________,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________的序幕。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写出近代清政府被迫签订的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不平等条约。

32、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1)中国梦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3)内容分别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33、阅读下列材料:

大会着重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请回答:

(1)这是哪次会议的内容?是哪一年召开的?

(2)这次会议是如何看待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

(3)你能说出这次会议的意义吗?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会议精神为什么没有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执行?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唐朝是中国古代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开创了多个繁荣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依据材料一,概述唐太宗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他的治国思想推动了什么盛世局面的到来。

材料二:唐朝釆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

——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举例说明汉藏两族之间友好交往的历史事件?(试举一例)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鼎盛时期的社会风貌,这个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开创这一局面的帝王是谁?从材料三中找出最能概括当时社会风貌的诗句。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