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如下图,为实现皇帝梦,换取日本的支持,袁世凯于“中华民国四年六月一日”接受日本旨在 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换算为公元纪年,应该是

A.1914 年

B.1915 年

C.1916 年

D.1917 年

2、《同治夷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持此观点的人主张学习西方的

A. 政治制度

B. 军事工业

C. 民主思想

D. 文教制度

3、如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工业项目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

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成为工业化国家

4、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以下各个方面的重大事件和主要领导人对应不正确的是(     

A.近代史的开端——虎门销烟——关天培

B.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李鸿章

C.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康有为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

5、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

A. 维新思想   B. 马克思主义

C. 三民主义   D. 毛泽东思想

6、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即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是在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7、“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几经调整,下列关于土地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依据④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

A.重庆谈判

B.二次革命

C.红军长征

D.内战爆发

9、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我国领土最多的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10、1946年8月,毛泽东提出了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沦断。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A.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

B.粉碎敌人对陕北重点进攻

C.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D.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11、下列影视资料中不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A.

B.

C.

D.

12、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中提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时间是在(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B.二十世纪末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周年

13、指导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    D.马列主义

 

14、延安见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程,被誉为革命圣地。下列事件中发生在延安的是( )

A.中共一大召开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中共七大召开

D.西安事变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上材料应出自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论十大关系》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的(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7、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流行语中反映出改革开放时代特征的是

A. “公私合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B. “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

C. “走资派”“封资修”

D. “割资本主义尾巴”“一大二公”

18、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有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1955年我国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上的图案,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这些人民币图案反映出的时代信息是(     

A.采取措施巩固人民政权

B.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

C.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加紧进行

D.我国交通运输业大大发展

20、(题文)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它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

B.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

C. 它历经14年,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内外反动势力

D. 它所击毙的洋枪队头目名叫华尔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7年,_______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中共八大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___________的建成,结束了我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22、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确定 _______________ 三大政策,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3、柯文楠英国学者柯文楠(CACurwen认为太平天国是一场千百万底层民众为了生存,为了追求平等公平,以大无畏的牺牲的精神发起的革命运动,只是因为存在客观上的局限性,它的政权制度无法体现这一理想。这里的局限性指的是

A.农民阶级自私狭隘的特性 B.偏师北伐,孤军深入

C.提出的革命纲领不切合实际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4、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事件______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鲁迅批判国民性质问题的经典之作——

(3)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6、1921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___秘密召开。

27、目标:破袭日军________,摧毁敌人交通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28、我国积极的进行了社会主义探索并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

1950-1952年 (1)____________的颁布,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1953-1956年(2)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1956年(3)________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要成果。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4)____________

29、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____类型的宪法;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

30、____年7月1日凌晨,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建立;____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事件。运动中提出的口号。

(2)维新派在制度变革上做的一次尝试。

(3)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

(4)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的革新运动。运动中标举的口号。

(5)从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32、为实现中国梦,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建国一百年时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3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在中国犯下了哪些侵略罪行?在此期间,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哪些侵略权益?这场战争对中国有何影响?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探寻一条在世界上体面生存下去的道路,是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改编自《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简述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

(2)2018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事件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谈谈你如何理解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作用。

(3)根据材料三“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说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意义。简述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积极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呈现出怎样的规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