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得益于(   )

A种姓制度

B雅典民主制

C中央集权制

D君主立宪制

 

2、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开国大典

B.戊戌变法—开国大典

C.五四运动—开国大典

D.洋务运动—开国大典

3、中共通过重庆谈判获得的最大成果是( )

A.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 B.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C.使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 D.赢得了反内战的时间

4、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特设实业部,并令各省设实业公司,以发展农、工商、矿业,作为“富国裕民之计”。这一政策表明临时政府

A. 致力实现民权

B. 决心推翻帝制

C. 重视国计民生

D. 扩大财政来源

5、“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能体现这一观点(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6、“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 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此段材料反映哪个历史事件

A.黄花岗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广州起义

D.安庆起义

7、《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保暖矣。”这一规定表明,《天朝田亩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A.绝对平均主义

B.自由主义

C.军政合一

D.民主主义

8、“合则两利,斗则两伤”是人们从国共关系发展的历史中得出的深刻认识,下列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实现(   )

A.国民党一大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中共三大

9、WTO指的是( )

A.欧派克

B.亚太经合组织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

10、一位老战士回忆1949年的战况:“司令部接到部队报告,我军已占领了总统府,总统府的日历只翻到4月22日”他回忆的历史事件的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

11、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的五四指示,已标志着党的土地政策从实行减租减息到实现耕者有其田的转变。从这以后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三分之二的地方已基本上解决了土地问题,共有六十万农民参军,六千万人支援前线。这说明“土地改革”的影响是(  )

A.调动了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

B.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热情

C.巩固了解放区人民政权

D.改变了农村的阶级结构和土地占有状况

13、1960年,为了扭转经济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针”(  )

A.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调整、巩固、整顿、提高

D.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14、“九秩惊回首,镰斧开天,革命弄潮,南湖燃起燎原火”,“红船一叶破迷蒙,辟地开天气若虹”,这些诗句赞扬的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南昌起义

15、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哪个国家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后来便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A. 英国

B. 法国

C. 西班牙

D. 俄国

16、如图中的人物领导的起义被称为

A.甲午海战 B.义和团运动 C.中法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17、近代史上,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到来,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8、增开天津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改订条约》

19、2003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安全返回,标志着中国人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艘飞船是(     

A.东方红一号

B.亚洲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

20、2020年电影《八佰》热映,描写的是抗战初期一次比较有名的战斗“四行仓库保卫战”,其反映的重大历史背景是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危机严重,清政府派________督办边疆军务,赶走侵略者,1884年,清政府在此地区建立________

22、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1905年8月,孙中山领导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3、1946年6月,蒋介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_____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1947年夏_____、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4、前不久,中国海军舰队访问英国。有英国网友感慨道:“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____》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6、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走中国道路、______、凝聚中国力量。

27、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_,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是_____________

28、请根据下列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1)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

(2)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5)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29、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______(人物)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30、广东省的中山市、武汉的中山大道等地名,都是为了纪念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评价相差甚远。

试回答以下问题:

(1)有人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因为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主要有哪些条约?(回答两个即可)

(2)孙中山说“中堂从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犹所不辞。”(《上李鸿章书》)试举两例证明李鸿章“无利不兴,无弊不革”。

(3)李鸿章自己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所说的“纸糊的老虎”是在哪次战争中被捅破了?

(4)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传》)你如何理解梁启超先生说的“吾悲李鸿章之遇”。

32、“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回答:

(1)“夏宫”指的是?

(2) “两个强盗”分别是谁?

(3)“把它付之一炬”指的是什么事件?

(4)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33、面对外敌入侵和本国的专制统治,中国人民在近代进行了艰苦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抗战和探索。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分成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请结合这两个革命阶段的斗争回答下列问题。

(1)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事件是什么?写出这场革命的领导者。

(2)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什么?写出这一事件成为转折点的理由。

(3)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谁?它在何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写出把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顶峰的事件。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