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标志是(  )

A.《新青年》杂志的创办 B.《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

C.《庶民的胜利》的刊行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发表

2、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有(     

①农民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人民政权

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留学日本、翻译日本书籍成为时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派的大力提倡 B.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

C.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D.辛亥革命的推动

4、19世纪70年代有诗赞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与此相关的是( )

A.北伐军占领武昌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红军长征途中占领遵义

5、2020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对维护香港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法律(     

A.反映三大改造的完成

B.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

C.发挥政治协商的功能

D.全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发生在上海,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7、“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危机,中国积极向世界各国援助抗疫物资,切实有效帮助他国抗疫。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网站说,中国的医疗物资给世界抗疫'带来了希望之光。”材料体现出

A.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中国是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

C.世界各国命运休戚相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8、从晚清到民国,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

B.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C. 1905年民国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D. 上海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9、蒋介石曾称:“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在上海打仗,就容易引起国际注意。”因此他判断,“国军如能在上海多保卫一二个月,将可引起国际方面的干涉和支援,因而应不错牺牲,尽力固守上海”。后米,淞沪会战中,这一策略的实施(     

A.打破了日军速决战侵华计划

B.说明蒋介石固守不抵抗政策

C.完全阻挡了日本侵华的步伐

D.促成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0、我国之所以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1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 )

A. 1919、5   B. 1920、7   C. 1921、7   D. 1922、7

 

12、如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微,军徽镶有金黄色边的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五角红星象征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八一”则是为了纪念(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3、下图所示史实,标志着

A.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B.全国基本统一

C.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D.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革命

14、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的要求变法图强,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成立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创立《万国公报》

D.百日维新

15、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伫立在红船旁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文中“火种”是指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井冈山会师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6、下列选项中,前后联系正确的一组是

A. 抗美援朝-----中国第一次取得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B.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中美正式建交外交关系

C. 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D. 新中国成立------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1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度使农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的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8、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直接相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9、当历史开始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地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西方侵略的群众运动。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

20、2020年12月1日,圆明园流失马首铜像正式回归圆明园。这一文物的“流失”是在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事件_________。

﹙2﹚我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标志__________。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被粉碎。

﹙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__的召开。

﹙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6﹚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

﹙7﹚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2、1916年,______战争结束,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______,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3、________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_______使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出现巨大变化。

24、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 ________,后期的口号是________

 

25、中国近代史开始于______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于______年。

26、请列举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

(1)孙中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________

(3)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____

(4)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军校是________

(5)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________

2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人),在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______(人)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她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8、经济、科技、国院建设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l)____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1966年,中国组建____部队,主要担负核反击任务,大大增强了国防力量。

(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9、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______革命政党;______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0、下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行者____________,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回眸过去,我们硕果累累,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并在实践中找到了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60多年来,在新中国的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模范人物,请列举出共和国发展史上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至少三位),他们身上的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2)1980年,这里仅是3万多人的边陲小镇,此后它以罕有的建设速度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成为中国最令人瞩目的新生城市。这个“一夜崛起之城”指的是哪里?你认为他能够迅速崛起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至少答出2点)?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实行了哪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4)实现现代化,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科技应该先发展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教育,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答出2点)?

32、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这次合作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请说说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背景。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内战。第一次是1927~1936年的十年内战;第二次是1945~1949年的解放战争。在解放战争期间,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在哪次战役中被推翻?这次战役有何影响?

33、回眸过去,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场自救运动,这场运动前期的口号是什么?

(2)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法运动,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这里的“创举”的含义。

(4)在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民主和科学的影响下,后来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谁?

(5)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命运,请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迅速掌控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1911年底,17省代表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定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2月,清帝宣告退位,清政府的统治遂告结束。

——摘编自章敦华《综述:外国学者讨论会上评说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小史同学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你同意他的观点吗?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