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辛亥革命爆发于

A.1910年,上海

B.1911年,武昌

C.1921年,南京

D.1927年武昌

2、1933年6月,中共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议,以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每年的8月1日开展纪念活动。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天发生了

A. 五四运动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井冈山会师

3、“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打破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事件是

A.台湾成立海基会

B.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和马祖

C.大陆成立海协会

D.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4、信息一:1872年在上海创办;信息二: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信息三:该报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根据以上信息,你推断该报是(     

A.《大公报》

B.《新闻报》

C.《解放日报》

D.《申报》

5、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作总结发言。他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段发言应该是在

A. 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上

B. 1954年第一届人大会议上

C. 1956年中共八大会议上

D. 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下面有关这次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

C.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D. 邓小平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

7、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华兴会成立

B.兴中会成立

C.公车上书

D.严复主持《国闻报》

8、如下图是小红同学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制作的一张学习卡片,请你帮她添加一个名称(     

A.中华民国

B.南京国民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伪满洲国

9、影视作品往往以艺术的手法表现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下列影视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上甘岭》   ②《七七事变》   ③《重庆谈判》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10、建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海军诞生。

A. 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B. 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C. 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的任命

D. 华东军区海军

11、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皖南事变

D.西安事变

1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3、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的是( )

A.三元里抗英团旧址 B.圆明园遗址

C.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D.《辛丑条约》签订场景

14、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事件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1851年1月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16、小强在记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时总结了这样一句口诀:一个纲领,两个选举,五个决定。其中,“一个纲领”指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7、1949年9月,为了筹备新中国的成立,在北平召开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8、同学们在学唱纪念志愿军战士的歌曲《英雄赞歌》时,对歌词“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进行了讨论,以下同学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

A.歌词中“人民战士驱虎豹”中的“虎豹”指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

B.歌词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歌词中“人民战士驱虎豹”的目的是保家卫国

D.这首歌曲描述的事件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

19、“宪法草案面向全社会公布。全国有1.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了16万多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表明1954年宪法

A.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B.真正反映了人民利益

C.巩固了革命与建设成果

D.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20、新文化运动提倡男女平等和个性解放。大学是否应该开放女禁,成为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蔡元培、胡适等人都赞成大学开放女禁,很多女性也积极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

B.反对传统礼教,提倡自由平等

C.反对专制独裁,提倡民主

D.反对愚昧,提倡科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开放沙市、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并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_____

22、________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________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23、________(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________(会议)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4、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是___________

 

25、1992年召开的________(会议),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_________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26、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__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________

27、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8、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________。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_平方千米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__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29、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_____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30、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鸦片战争以来,无数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勇于探索,寻求强国救国之路。到20世纪初,中国革命揭开了新的篇章,开始了新的历程。总结这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请你根据下列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运动。

(2)旨在变法图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资产阶级改革。

(3)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

(4)以“民主”“科学”为旗帜,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5)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的运动。

3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日的是什么?简述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意义。

33、(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

(2)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哪些不平等条约?其中哪一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不准中国人居住?

(3)从近代中国的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4)面对列强的一步步侵略、清朝统治又日益腐败,假若你是当时的一名爱国者学生,你会怎么做?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是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党人深刻认识到,苏俄式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的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正确道路。

(1)材料一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正确的道路”指的又是什么?这条道路与上述三条道路有何不同?

(3)从中国的百年沧桑巨变中,你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