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史实与汉武帝有关的是 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②颁布“推恩令”
③派张骞出使西域 ④设罝西域都护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 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B.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3、“地主”这一名词是封建主义的象征,曾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这一阶级退出中国历史舞台是在(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开国大典上
C.土地改革中
D.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后
4、“我家大门常打开,迎接四方宾客…北京欢迎你”,《北京欢迎你》歌词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热情。早在1899年,美国曾经要求中国“门户开放”,但其目的是
A.便于侵略中国
B.让中国学习西方技术
C.为了与中国合作
D.学习中国技术
5、大革命期间有不少将领称蒋介石为“校长”,这里的“校”是指
A.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B. 黄埔军校
C. 西点军校
D. 抗日军政大学
6、下列历史事件中,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伐战争②抗日战争胜利③国共第一次合作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⑤抗日民族统一战争建立
A.③①④⑤②
B.①④③⑤②
C.③④①⑤②
D.①③④⑤②
7、“茫茫四州起战争,苍生何日晓升平,大江一把狂浪起,斩尽妖魔济众生。”这首诗是1924年占谷堂在谈到军阀混战、人民受苦时,随口吟给人们听的。下列哪次战争的目的是“斩尽妖魔”、结束军阀混战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8、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两个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遵义会议
C.辛亥革命
D.黄埔军校的建立
9、《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报刊之一。邓小平在1978年和1985年两度当选其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你认为邓小平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是
A.他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B.他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C.他为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D.他为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0、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它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唤醒了中国人民要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斗争到底的信念。“它”是( )
A.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三湾改编的顺利进行
D.工农革命运动发展
11、如图所示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通车;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这条铁路( )
A.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通车
B.建成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之前
C.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D.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成果之一
12、下图是某城市的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这一雕塑应该在
A. 厦门
B. 虎门
C. 上海
D. 南京
13、下图漫画《“China”被撕裂》反映的主题是( )
A.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
14、《中国的蘑菇云》一书中这样写道:“从开始起,1956年就是一个极度活跃之年。”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共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C.中共八大召开,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D.工业和交通喜报频传“一五计划”火热进行
15、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 )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6、“时列强割据,国土与国权齐丧,闻洋枪而股战,对红毛以屈膝,有一伟人生焉,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评价的是哪一历史史实?( )
A.林则徐禁烟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左宗棠镇压太平军
D.左宗棠办洋务
17、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如下图两幅图片可以用来研究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 )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鸦片战争与近代化
C.鸦片战争的过程
D.鸦片战争的结果
18、1953年4月,毛泽东在中南海专门接见了一位来自四川农村的老母亲邓芳芝,因为她和毛泽东一样,儿子也牺牲在了朝鲜。她的儿子,就是用自己的胸膛去堵住敌人机枪口的(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彭德怀
D.毛岸英
19、“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经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农业
C.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中国梦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发展国家、振兴民族的热情。如下图所示,2021年3月18日《珠海特区报》头条新闻反映了为实现中国梦,珠海正在践行党中央提出的( )
A.“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B.“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C.“三步走”战略部署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1、在________的指挥下进行的“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22、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入相应题后的括号内。
A.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C.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D.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E.《论持久战》
(1)八七会议(汉口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的主张。( )
(2)古田会议上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 )
(3)解放战争时期,为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著。( )
(4)解放战争中毛泽东为刘胡兰同志的题词。( )
(5)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毛泽东发表的论著。( )
23、____________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4、太平天国永安封王封______为东王,封______为翼王,后来又封从香港回来的______为“干王”。
25、1840年6月,_______爆发,这场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_______》,通过条约,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26、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采取的创举是 ______ 。
27、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英勇牺牲的是_______;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
28、(题文)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1944年到1945年初,________________战场捷报频传,德国败局已定,日本陷入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起的________,取得一系列胜利;________先后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________政府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发表《________________》声明。
29、1864年,______的陷落,标志着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
30、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1、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是什么?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哪一基本政治制度?简述实行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说:“前进道路上,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回顾党走过的90多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无比的自豪。
(1)哪个历史事件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在八七会议上通过了什么的总方针?
(2)在党的历史上有很多重要会议,哪场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军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中共为了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为了推翻国民党的统治,中共对国民党进行了哪三场战争?哪一事件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4)对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悟?
33、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多久,意义是什么?
3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材料二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教中国,高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材料三
图一
材料四 毛泽东曾深刻的指出:“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回题……我们过去就是由先生抓着手学写字,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四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于安龙《中共党史话语体系中“先生”与“学生”之考察》
材料五 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当起反对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材料一中,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在什么运动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又是谁?
(2)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又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3)材料三图一中体现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史实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怎么理解材料中“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这句话?
(5)请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国军民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当中发挥着怎样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