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国共产党在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认识到,工人阶级如果没有强大的同盟军,没有革命武装力量,在一个毫无民主权利的国家,凭着赤手空拳,要推翻那些武装到牙齿的反动势力是办不到的。这直接推动了

A.国民大革命的开始

B.南昌起义的爆发

C.秋收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近代史上中华文物遭受了大肆掠夺和破坏,与此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

A.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 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

C. 中外签订《辛丑条约》   D. 俄国侵占大片中国领土

 

3、珍妮纺纱开先河,蒸汽推动世界波,这次没有硝烟革命的开始于的哪个部门( )

A.采矿业 B.纺织部门 C.交通运输 D.棉纺织部门

4、下列所述内容属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有(     

①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④确定国旗、代国歌、国徽等⑤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5、公元7世纪日本向中国隋唐学习的改革是:( )

A. 大化改新   B. 明治维新   C. 孝文帝改革   D. 王安石变法

6、下列工业中属于李鸿章创办的有(     

①轮船招商局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汉阳铁厂 ④湖北织布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如下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导致这一时期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1898年

1900年

列强办厂数目(个)

800

1231

A.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清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D.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8、西安事变发生后,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共产党的根本出发点是

A. 为粉碎国民党剿共企图   B. 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关系

C. 为了支持蒋介石   D. 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共同抗日

9、“两只黄蝴蝶,双双天上飞;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首《两只蝴蝶》的诗作是中国近代第一首白话诗。该诗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10、“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这场运动( )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B.击败了中外势力的绞杀

C.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D.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纲领

11、1953年底,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内容是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不结盟运动 ⑤平等互利 ⑥和平共处。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12、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失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13、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14、“这份条约如同一枚炮弹,在沉重而锈迹斑斑的中国国门上轰开了一个血腥的缺口。这 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起点。”这里的“转折”是指 ( )

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

15、土地改革后与农业合作化后的农民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

A. 农民不再受地主的剥削

B. 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

C. 土地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D. 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16、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是

A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B.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

C.加速了国民政府的垮台

D.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开展了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的工作。下列属于在“严峻的内外形势”面前,党和政府采取的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的是(     

A.“一五”计划

B.抗美援朝

C.解放战争

D.开国大典

18、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经济建设上来

B.“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C.教育方面  

D.农业方面

 

19、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0、遵照“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指示,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打破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从黄河岸边跃进至大别山,完成了一次历史转折时刻的壮举。这一“壮举”(     

A.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B.开辟了大别山解放区

C.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30年来,它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 迹。”这里描述的城市是______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4)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5)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23、1947年,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2006年,________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4、柯文楠英国学者柯文楠(CACurwen认为太平天国是一场千百万底层民众为了生存,为了追求平等公平,以大无畏的牺牲的精神发起的革命运动,只是因为存在客观上的局限性,它的政权制度无法体现这一理想。这里的局限性指的是

A.农民阶级自私狭隘的特性 B.偏师北伐,孤军深入

C.提出的革命纲领不切合实际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5、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________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________活动;清政府拆毁________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__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________,班列六部之前。

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为代国歌。

27、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根据地;后来全国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______根据地面积最大。

28、胡适在《》杂志上发表《》一文,主张以 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29、公车上书的背景:1895年,________签订消息传到北京

30、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批准紫云《亚鲁王》列入______遗产名录,对紫云苗族文化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你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并请列举出这场战争的主要战役。

32、(简答题)

(1)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举出两例中国农民阶级抗击外国侵略的运动。

(2)国共两党在近代史上先后有过两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什么会议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中共在1945年8月做出了什么努力?

(4)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解放区是如何进行土地改革的?它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33、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下问题。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之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锋是安徽省凤阳县的哪个村?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有何影响?

(5)20世纪80年代,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兴办了四个经济特区,其中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哪里?1988 年哪里被划为经济特区?如今,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的?

(6)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外开放也在不断地深化2001年,加入哪一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7)20世纪90年代,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什么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五大把哪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和谐是人类自古至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之一,当前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主题一 民主法制促和谐——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起,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走过了波澜壮阔的30多年,基本上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请写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和根本政治制度。

主题二 社会保障映和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制定了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社会救济等一系列法规。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建立起了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主题三 统一大业奏和谐——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放,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

(3)材料三中解决统一问题的基本方案是什么?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的阻力有哪些?

(4)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和谐社会,请你结合上述主题内容提两点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