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描述的是

A. 重庆谈判开始

B. 《双十协定》签订

C.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他”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里的“他”指的是(     

A.陈独秀

B.胡适

C.李大钊

D.毛泽东

3、小李同学在学习笔记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记录。其中,横线部分的地点分别为

(1)时间:1919年

(2)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体现了“爱图、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A.北京、上海

B.南昌、广州

C.上海、广州

D.北京、天津

4、202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中华民国成立

D.新文化运动

5、下列事件与人物的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洋务运动——曾国藩

B.戊戌变法——康有为

C.辛亥革命——孙中山

D.新文化运动——魏源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对中共八大的继承和发展,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

B.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阶级斗争为纲的理念

D.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想要了解我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那么他们应查阅(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

A.成立了新中国

B.土地改革运动

C.实行了三大改造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9、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当代历史学家陈旭麓也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二位学者都认为甲午中日战争(     

A.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激化了中日民族矛盾

C.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

10、台湾人民表示要“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与倭人”。与之直接相关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1、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它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根本性制度变革,这是武装斗争手段换来的制度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清帝退位诏减少了流血冲突,缩短了革命进程,确有积极作用。材料中的“它”指(     

A.太平天国

B.中华民国

C.中华帝国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3、下列图片所反映的民主选举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4、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我国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应是(          

A.一化三改

B.综合平衡

C.多快好省

D.以粮为纲

15、“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表1是1967年、1968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部分统计数据。从表格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A.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B.国民经济受到影响

C.全国人口急剧下降

D.教育文化遭受摧残

16、小明在自主学习时收集了下列图片,符合这些图片主题的是

 

A.新中国经济的发展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三大改造的实行

D.新生政权的巩固

17、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材料中的是书指的是

A《资政新篇》

B.《天演论》

C.《海国图志》

D.明定国是诏书

 

18、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A.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B. 人民公社化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三大改造时期

19、“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这则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所发生的地点是在(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南京

20、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成哪几个主要派系

A. 奉、直、桂

B. 直、奉、皖

C. 奉、桂、皖

D. 直、滇、桂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战斗志的战役是________

 

22、根据提示,列举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近代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2)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我国近代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23、1995年1月_____ (人物)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向中国大陆,胡锦涛与之会面,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4、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______,庆祝新中国的成立;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5、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_________(人物)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26、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经过反复试验掌握了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着重要贡献;中国药学家_____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7、大庆石油工人“铁人”是________,两弹元勋是________

 

28、五四运动前期的主力:⑥_____

29、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_______

30、我国积极的进行了社会主义探索并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

1950-1952年 (1)____________的颁布,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1953-1956年(2)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1956年(3)________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要成果。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4)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分别写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中共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各一例?

32、探究题。纵观国共关系的发展史(1924—1949年),国共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某历史兴趣小组从以下角度对这段历史展开了探究:

(两次合作)

(1)从1924年到1949年,国共两党有过两次合作,请分别指出两次合作各取得什么成果?

(两次分裂)

(2)两次合作破裂的标志都是蒋介石发起的军事行动,请问第二次合作破裂的标志是什么?这次合作破裂,带来了什么后果?(从祖国统一角度作答)

(新的合作)

(3)你认为国共两党在21世纪应该怎样开展新的“国共合作”?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2)近代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3)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的是:

(4)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5)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年9月,日本军队以中国军队炸毁日奉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并且占领沈阳城。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材料二   1937年7月,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37年8月,日军开始向上海进攻,中国派出军队70余万人,与日军血战三个月之久,粉碎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

材料三   1948年10月19日10时,人民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开入市区,10月21日凌晨聚首在中央银行大楼的国民党司令部,在几声象征性的枪响之后宣布投降,长春解放。

(1)材料一涉及的是哪次侵华事变?该事件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哪些人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材料二中的“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粉碎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的战役是什么?

(3)材料三中“长春解放”与哪场战役有关?写出这场战役的指挥者一名?这场战役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