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为人民呕心沥血、英勇奋战的人往往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一赞誉源于(  )

A.抗日战争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红军长征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如图两幅图片共同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3、1950年侵略朝鲜的“联合国军”以哪国军队为主   (   )

A. 日本   B. 英国   C. 美国   D. 德国

4、“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     

A.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B.实现对国内贸易垄断

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说明清政府司法不公

5、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D.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被绞杀

6、“各个村子早已组成了没收队伍,在农协委员的率领下,在农民的簇拥下,兴高采烈地涌向地主家去,将耕牛、农具、家私、衣物通通没收……镰刀声和人们的欢笑声在田野中洋溢。欢笑声不仅是因为有一个好收成,而且主要是土地还了家,庄稼汉真的成了土地的主人。”材料中党和政府将地主土地分给庄稼汉的根本原因是(     

A.原有土地制度阻碍了社会发展

B.农民生活水平低下

C.当时新生的人民政权急需巩固

D.当时荒地的数量多

7、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C.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D.英法获得大量赔款

8、19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政府推行闭关政策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

D.促使中国封建经济解体

9、从1956年到1966年,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取得的成就是(     

①建成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②原子弹和导弹研制成功

③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④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打到列强除军阀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11、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

A.《临时约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减租减息政策

D.《八一宣言》

12、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对孙中山“振兴中华”的继承和超越。为振兴中华,孙中山成立了

A.光复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共进会

13、口号和名词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见证。热播电视剧《父母爱情》中戴着红卫兵袖章的学生到处贴标语:“破四旧”“造反有理”“右派”“走资派” “批斗牛鬼蛇神”等口号和名词应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A.“大跃进”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14、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初,短短半年时间,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上海。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 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B. 蒋介石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C.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

D. 北洋军阀的部队战斗力弱

15、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A. 安庆陷落

B. 天京事变

C. 石达开出走

D. 天京的陷落

16、汉顺帝去世后,梁太后临朝。……梁氏一门前后有七人封侯,女子七人被封君,二人为大将军,三人为皇后,六人为贵人;娶公主为妻者三人,文武大臣五十七人。这说明当时(     

A.梁氏一门人才辈出

B.外戚专权势力膨胀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东汉豪强地主横行

17、“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尚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为解决材料问题而兴办的近代企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上海轮船招商局

C. 汉阳铁厂

D. 京师同文馆

18、1838年底,派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的清朝皇帝是(

A.康熙帝 B.乾隆帝 C.道光帝 D.顺治帝

19、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主观的“历史解释”,形成自己的主观评判、逻辑推理、意义界定,形成独具特色的想法。请你为材料“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就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提炼适当的历史观点(     

A.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B.建设经济特区有利于中国的繁荣富强

C.深圳特区毗邻香港

D.1980年中国在深圳、珠海等建立经济特区

20、要想了解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最好去参观下列哪一纪念馆(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淞沪会战 D.南京大屠杀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

22、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请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战争名称

结果

影响

1840--1842年

(1)

中国战败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1894--1895年

(2)

中国战败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战败

(3)

1937--1945年

抗日战争

(4)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23、将右边内容前的字母填入与之相匹配的左边人物前的括号内

屠呦呦( )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江泽民( )

B.发表“南方谈话”

周恩来( )

C.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

D.领导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

邓小平( )

E.提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4、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的道路。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5、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是________,义和团兴起时的的口号是________

2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请写出下列领导同志为核心的思想或理论成果。

(1)毛泽东―________

(2)邓小平―________

(3)江泽民―________

(4)胡锦涛—________

(5)习近平―________

27、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时间是______

28、1917年俄国发生________。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时间:__________。领导人:______。政权巩固: 经济上: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_______,建立社会主义______;废除土地_______,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29、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1983年,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______已基本在农村普遍实行。

30、写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知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____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 文字。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材料: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

请回答下列各问: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新中国首任外交部长是______

(3)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______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他提出“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6)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______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7)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8)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9)当今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

32、毛泽东在《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指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新”在何处?

 

33、问答题

(1)请你列举在沿海地区出现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有哪些(每项至少列举二项)?

(2)从香港、澳门“回归”到“繁荣”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实行的哪一基本方针的正确性?此方针内容是什么?这一方针最初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

(3)香港、澳门回归有何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探索充满艰辛,但艰辛孕育了新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洋务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实际上就不断有人做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材料四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

——《文明论概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运动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实现“西方的民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这一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

(3)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意味着中国哪一制度结束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变革人心”对应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高举的两面大旗指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