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地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座城市是(       

A.广州

B.上海

C.深圳

D.福州

2、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你认为这件事你认为此事最有可 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3、《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4、1952年年底,一广播站以“你幸福吗?"为主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这一时期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

A.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5、中国现代漫画家丰子恺的抗战漫画《凯归》描绘了1938年的时事。漫画中的军人可能刚参加了(     

A.百团大战

B.淞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6、孙中山认识到民主共和国政权的稳定有赖于经济的发达,主张兴办实业,发展经济。他提出的土地问题,已经触及到民主革命的实质。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7、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担当的民族。下表空白处与人物相对应的事件是(       

民族英雄

戚继光

郑成功

左宗棠

邓世昌

历史事件

抗击倭寇

收复台湾

 

血战黄海

A.坚守虎门

B.收复新疆

C.保卫天津

D.鏖战长沙

8、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还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这说明中国

A.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

B.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

C.清除了国家间的矛盾

D.经济取得丰硕成果

9、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

A.公社大办食堂,吃饭不要钱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10、“我们抛弃了之乎者也,学作白话文,我们也把红楼水浒做圣经宝典来研究,又竭力阅读西洋名著”。这种状况始于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1、“飞身堵枪眼”、舍死忘生夺胜利的战斗英雄牺牲在

A.黄继光、上甘岭战役 B.董存瑞、辽沈战役

C.罗盛教、渡江战役 D.邱少云、台儿庄战役

12、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

A.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与自由 B.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C.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民间小调这样唱道:“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首民间小调流行时间应当在哪一年后

A.1895年

B.1901年

C.1919年

D.1931年

14、在中国古代,状元及第最受羡慕和尊敬,而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清末有位状元却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这位状元是

A.卢作孚 B.荣宗敬 C.荣德生 D.张謇

15、中国近代教育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16、下列图示中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是(     

A.A

B.B

C.C

D.D

17、与如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C.南昌起义

D.中共成立

18、抗日战争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孤军抗击侵略者的斗争成为民族抗战的一面旗帜,毛泽东为此题词“八百壮士民族革命典型”,领导八百壮士抗战的民族英雄是

A.姚子青

B.谢晋元

C.张自忠

D.杨靖宇

19、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相同点有( )

①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②都是武装斗争

③矛头指向北洋军阀 ④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20、蔡元培先生1925年曾经撰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该挽联写给( )

A.邓世昌

B.谭嗣同

C.孙中山

D.秋瑾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到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的转变。

22、中国梦的内涵是国家富强,(_____),人民幸福。

23、填充表格

战争

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24、2020年10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____、全面依法治国、____。”

25、抗美援朝战争中,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6、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________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合称________

27、日军行动: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开进______

 

28、《马关条约》中规定:割辽东半岛、_________全岛及所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30、填空题

(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中国近代探索相关的事件名称。

①自强求富开近代探索之先——_________

②变法维新圆救亡图存之梦——_________

③三民主义创民主共和之国——_________

④民主科学启思想解放之门——_________

(2)请列举与下列中国近代科技成就相关的科学家或工程师:

⑤铁路工程师__________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⑥化学家_______________发明联合制碱法。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小历同学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的说法正确吗?说明理由。

32、下图的人物是谁?列举与他同时期的两位模范人物。他们身上的哪些时代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3、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请回答:

(1)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关键之一是1949年“中国新生”,请写出其历史意义。

(2)我国政府非常关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发展的战略措施?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同时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民族抗争史,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地抗争和积极地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的屈辱)

材料一:

(1)分别写出以上三幅图片中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民族的抗争)

材料二: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英国人赫德评价道:“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材料二、材料三中的农民运动分别指的是什么?请写出它们失败的共同原因(客观原因)。(民族的探索)

“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在近代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在寻求救国的道路。

材料四:这场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摘自《中国近代史纲要》

材料五:“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在变科举、在变官制。”

——摘自《中国近代史纲要》

(3)材料四中“这场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向西方学习了什么?

(4)材料五中“变法”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说说中国近代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