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
A.企业活力
B.生产活力
C.运输活力
D.职工活力
2、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许多工业、农业和其他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被选为人民代表。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人大代表具有广泛性
B.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人民意志
C.这次会议规模空前
D.会议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3、“木酋勃然大怒,将夷文收起,不辞而去,是夜江中炮声不绝,清廷丧胆,派人恳商。5月28日,中国有史以来失地最广的《瑷珲条约》签字。”材料中“木酋"所代表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4、(2016·内蒙古包头)19世纪中后期,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学习西方,他们所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
A. 极大地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
B. 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C. 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 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
5、“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 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6、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
A. 西藏和平解放 B. 新疆的和平解放
C.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 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
7、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这一通电的发出是由于爆发了
A.皖南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九一八事变
8、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新”主要体现在( )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D.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9、1915年,宣布云南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北上讨伐袁世凯的人物不包括( )
A.李烈钧
B.蔡锷
C.唐继尧
D.冯国璋
10、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主要是因为两次战争( )
A. 对中国的危害相同 B. 都是英国发动的
C. 性质和起因相同 D. 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11、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④社会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我国第一首白话文诗歌《朗蝶》创作了
A.戊戌变法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3、陈独秀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下列内容与陈独秀无关的是( )
A.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B.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C.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D.中共一大当选为党的中央局书记
14、2019年11月,中国驻欧盟使团与欧洲知名智库共同举办第九届中欧论坛,以“求同存异、凝聚共识”为主题,围绕中欧关系、“一带一路”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求同存异”方针首次提出是在(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亚信峰会
D.联合国大会
15、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 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 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同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16、“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面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7、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一战期间
B.抗日战争期间
C.19世纪70年代
D.二战期间
18、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图所示“?”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洪秀全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9、牢记历史,不忘过,下图为某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其内容出自( )
割让……香港岛……2.开放……广州、厦门……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目前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
A. 解放战争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一五”计划期间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1、______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______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2、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启示青年“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________。
23、1956年,我国对农业采取_____________形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制度的确立。
24、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农业技术的研发是推动国家农业发展的关键。1973年我国的水稻品种技术研发获得了重大的突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_______。
25、《新青年》和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6、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事件是___________。
27、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___。
28、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一个理想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______。
29、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______”的洋务运动;“______”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
30、到__________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______这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31、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简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在屈辱中抗争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一巴掌”是谁打的?签订了什么条约?
(2)“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该材料评述的战争是哪一场?此场战争中侵略者在哪里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3)如图为德国颁发的“为了胜利的战斗——中国战事纪奖章”,奖章将德国通用货币的图案“鹰抓蛇”改为“鹰抓龙”,侮辱中华民族之意昭然若揭。“中国战事纪奖章”所纪“战事”是哪次战争?侵略者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33、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集体出行,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共一大于何年何月召开?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是什么?
(3)中共的诞生促进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哪次是顶峰?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妥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1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按看,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摘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三 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多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建党伟业》中的特殊数字解读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起点”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一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3)材料二叙述了什么情况?
(4)材料三中的“数字”: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到今天9000多万中共党员,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