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学校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前往西北方向考察的主题应该是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生死关历史转折

C.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D.开国大典欢庆胜利

2、“对雅典人而言,城邦不仅是他们生活的载体,每个人心里装的都是城邦,他们为了城邦利益可以放弃任何个人私利甚至生命,并通过取消公民权来制裁漠视城邦利益的人”。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雅典是全希腊人的学校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C.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D.对公民长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2020年11月12日,习总书记在考察南通博物苑时指出: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反映的社会热潮是

A.变法救国

B.政治救国

C.实业救国

D.科学救国

4、2016年上映的电影《我的战争》开场的场景:1950年,一批自愿军战士在祖国的号召下,齐集鸭绿江边,唱着战歌登上军列,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由此可知,该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抗美援朝

B. 二月抗争

C. 红卫兵串联

D. 西藏和平解放

5、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公车上书

②创办《万国公报》

③组织强学会

④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③②

D. ①②④③

6、清政府派遣120名幼童先后赴美国留学,学习西方的技艺。1877年起,清政府又先后派遣了4批留学生赴欧洲。清政府此举的动机是

A.学习西方制度 B.培养科技人才

C.抵抗外来侵略 D.促进军事发展

7、下面的《时局图》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其中,俄国(图中的熊)划分的“势力范围”是

A.山东 B.广东、广西、云南 C.长城以北、新疆 D.长江流域

8、20世纪20年代的最后几年,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谓是“多事之秋”。下列图示中的事件所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A.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中国共产党已走向成熟 D.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9、维新派一心一意地争取封建官僚的支持,只能在一部分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的帝党官僚这个狭小圈子里转来转去,使得维新派显得十分孤立,根本无法与强大的顽固派相抗衡。这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A.顽固派过于强大

B.帝国主义势力强大

C.没有得到社会的响应

D.变法措施急于求成

10、以下两幅地图是近代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总数不断减少

B.通商口岸都集中在东南沿海

C.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

D.清政府主动打开国门

11、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外来文明的成果,体现出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永安初建政权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定都天京

1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前提和保障,不断的规范指引着我们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四大上提出了(     

A.科学发展观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3、太平天国颁布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的方案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变法通议》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4、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近代史的大幕徐徐拉开。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是(       

A.1839年

B.1840年

C.1842年

D.1850年

15、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历史巨变,其主要依据是                            

A.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B.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使社会风俗大为改观

16、一声炮响, 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国国门被迫打开,中华民族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一声炮响”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如果在如表目录中插入“单元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该在(  )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     18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       23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5

第四节科学发展观       26

第五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8

A.第一节之前

B.第二节之前

C.第三节之前

D.第四节之前

1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下列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 训练新式陆海军

C. 开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   D.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19、这次战争的对手是中国人一直看不上眼的小国日本……惨败的结局使光绪皇帝蒙受到难以承受的耻辱与刺激。他痛感国事危艰、危亡在即,“若不口口口口,社稷难资保守”。“口口口口”应是(     

A.禁绝鸦片

B.实行洋务

C.变法图强

D.签订条约

20、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议是在

A.制定宪法时     B.修改宪法时

C.筹建新中国时   D.中共八大上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顽强斗争最终英勇就义的将军是

22、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是古代希腊,著名的城邦_____以民主政治文明天下。

23、1688年,英国支持议会的势力发动政变。这政变的更迭没有发生流血事件,因此西方人认为这是一次“__________”,它标志着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24、1966-1976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这场运动是_______

25、中国近代在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请列举出下列史实对应的杰出人物。

①、领导虎门销烟,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的是  

②、“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歌颂的是  

③、1898年,山东冠县义和拳首领   率众攻打广大教堂,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

 

26、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

27、在下图中填出:

A.红军1935年会师的地点

B.红军1936年会师的地点

28、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_____________》,通过条约,美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_______”的照会。

29、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0、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创办___________,走上“___________的道路。此外还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走上了民族独立的和平发展道路,这一过程充满艰辛;中华民族独立后,在民族复兴大道路上相继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70年代末,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实现富国梦的道路,“伟大的历史转折”指的是什么?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木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2、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回顾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1)哪次会议后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一次合作?在中共的帮助之下,孙中山建立了哪所学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2)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哪场战争?蒋介石发动哪一政变导致这场战争失败?

(3)写出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的武装起义。

(4)写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哪一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5)通过以上历史的探究,你对国共两党的未来关系怎样展望?

 

33、新文化运动时期被陈独秀称为德先生、赛先生的是?这一运动的兴起体现了近代化的特点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燃起新的希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 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孙中山创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一分析,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权叫什么?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4) 辛亥革命后颁布的资产阶级宪法是什么?

(5)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