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世纪末中国社会奏出时代的最强音一一变法图强。下列历史人物中,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的是(  

A.道光帝、慈禧、李鸿章 B.洪秀全、石达开、萧朝贵

C.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D.曾国藩、奕䜣、张之洞

2、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激发爱国情怀。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们推荐下列四部电影

①《七七事变》②《四渡赤水》③《大决战》④《血战台儿庄》

A.②①④③ B.③②④①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1898年是农历( )

A.甲午年

B.戊戌年

C.辛亥年

D.辛丑年

4、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D.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难历程

5、如果我们去参观“中共一大”的会址,应该选择的城市是

A.上海、杭州

B.上海、温州

C.上海、嘉兴

D.上海、苏州

6、十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国民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民主与法治遭到践踏。文革结束的标志是(     

A.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B.“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光明日报》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7、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写道:“拯救中国完完全全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下列选项属于孙中山为此“责任”作出的努力是(     

①组建兴中会 ②发表《革命军》 ③领导辛亥革命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08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在本届奥会上中国夺得金牌榜第一名。为中国夺取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的运动员是

A.李宁 B.陈镜开 C.容国团 D.许海峰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我们的省会郑州l992年开放,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10、1926年9月18日《工人之路》报道:汉阳兵工厂的工人于9月1日宣布:“为自身的利益,

为湖北民众的利益,为革命的利益,实行总罢工。”。材料表明他们此举的目的是

A. 声援北京学生运动   B. 落实中共一大纲领   C. 支援北伐战争   D. 响应秋收起义

11、《马关条约》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B. 赔款

C. 开辟新的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12、上海兴业路76号,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两个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中国革命原点,在时隔百年后的大地上依然闪耀着指引未来的光芒。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会议于1921年7月1日召开②制定了中共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③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④毛泽东等13名代表参加了中共一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式。”这突出体现了

A. 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C. 以人为本的思想   D. 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14、李鸿章率淮军出战太平军不久,就发觉太平军所以“猛不可当”是因为他们作战“专恃洋枪,每进队必有数千杆冲击”。他还将中西方军事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的武器、军队与西方的差距。由此可以看出(     

A.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B.太平天国运动得到了列强的大力支持

C.洋务运动开展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D.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

15、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相逢一笑泯恩仇达成了

A.《论统一战线》 B.《论解放区战场》

C.“双十协定 D.《论联合政府》

16、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

A.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B.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17、这次战役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此次战役是(     

A.长沙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18、某校在筹备"改革开放成果展"活动,下列成果不可以入选的是

A.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B.实施"三带一路"建设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初步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19、从1978年后的三十多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生产总值高速增长,工农业产品增多,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等等,这些主要得益于(    

A.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国外兄弟国的扶持   D. 科技发展

20、“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A.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B.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1938年,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D.1940年,百团大战——抗战以来共产党和八路军的第一个胜利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

22、《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局部)》中A处是沿海开放城市______,B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______

     

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局部)

23、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德国)_______制造出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美国)_______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美国)_______试飞飞机成功。

24、1946年,____(人物)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1948年,_________(战役)在林彪、罗荣桓的指挥下,成功解放东北全境。

25、_______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将收缴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当众销毁。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6、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__(人物);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是__________(人物)。

27、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 )

28、中共二大:________年7月在上海召开。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________。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推翻________,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____________。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____________的民主革命纲领。

29、兴起:由山东、直隶一带的________、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30、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十八届三中全会认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那么决定改革开放是我党历史上的哪次会议的决议?

(2)我国农村改革的率先突破。哪两个地方的农村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举起了改革大旗?这次农村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3)我国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带动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那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32、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7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7年是坎坷奋斗的97年,是成就辉煌的97年。

请回答:

(1)1926年至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首次合作,联合开展了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实现全国统一”为主要目的的什么战争?

(2)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而后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3)1934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了可贵的长征精神。你如何理解长征精神?

33、伟大的历史人物顺应历史的潮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

(1)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请问哪次会议确定了他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思想在哪次会议上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2)请写出八路军总指挥和新四军军长的名字。

(3)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坚决抵抗。请分别列举一位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指挥军队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领导人的姓名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君主立宪”是哪一场运动的政治目标?在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的运动后期,知识分子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材料二 1919年……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这场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怎样的地位?“这场运动”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材料三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百年中国》解说词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21年为什么是“全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道路?

材料四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又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4)哪一事件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综合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