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日维新发展经济的政策,在山西某些地区得到了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如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其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山西的近代工业开始起步。这充分说明( )
A.变法推动了山西近代工业的发展
B.变法措施得到广泛落实
C.山西的工矿业在变法中领先全国
D.维新思想深入民众之中
2、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革命统一战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B. 广大北伐官兵浴血奋战
C.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D. 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的配合
3、义和团的伟大功绩是[ ]
A. 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B. 把中国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
C.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
D. 推翻了清王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4、“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个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在“破旧”方面的首创之举是( )
A.建立了中华民国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宣传革命思想
D.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5、1937年底,侵华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发生在( )
A.南京 B.旅顺 C.上海 D.武汉
6、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的 ( )
A. 国旗 B. 宪法 C. 纪年方法 D. 首都
7、习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
A. 宣告中国封建思想的终结 B. 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的近代化
C.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 实现了民族独立
8、1878年,西方报纸评论:“今观中国之恢复回部(指新疆),足令吾欧人一清醒也。”与材料中的成果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关天培虎门抗英军
B.左宗棠大败阿古柏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邓世昌黄海撞日舰
9、下列关于近代中国教育、文化方面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B.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新闻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C.齐白石创作的《愚公移山》等作品,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D.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的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10、袁世凯死后,北京的人民依然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奸商抬高粮价,大多百姓买不起粮食只能挨饿。当时掌握着北京政府的军阀首领是( )
A. 段祺瑞 B. 冯国璋 C. 张作霖 D. 唐继尧
11、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在《告中国人民书》中说:“数周以来,贵国之长沙伟大之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抑且为所有同盟国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国之胜利。”材料意在肯定第三次长沙会战的
A.抗战决心
B.国际意义
C.战略价值
D.民族精神
12、下面是小李收集的一组纪念红军长征的邮票,如果按照红军长征路线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过雪山草地
②遵义会议
③胜利会师
④四渡赤水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③④①
D. ①②④③
13、来自山西的胡文秀在受到毛主席接见后激动地说:“旧社会的农村妇女连自己的主都做不了,现在居然能管得到国家的大事。”胡文秀能管国家大事主要得益于她( )
A.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B.当选为第一届人大代表
C.摆脱了地主阶级的剥削
D.新社会提倡男女平等
14、每年的10月10日,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而且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这一日定为“辛亥革命纪念日”。辛亥革命爆发于
A.1905年
B.1909年
C.1911年
D.1912年
15、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意在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下列人物因发动西安事变而成为1936年《民族英雄评传》中英雄的人物是( )
A.张学良
B.杨靖宇
C.左权
D.张自忠
16、毛泽东曾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中国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筹建
B.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C.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建立
D.中国海军编队组成
1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 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B.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8、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经济特区建立 ③香港回归祖国 ④“一带一路”实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19、“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以下内容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
④国民党政权垮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2019年10月26日,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再次强调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科技人才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1、抗击华尔洋枪队的太平天国青年将领是( )
22、近代化探索。
23、太平天国起义坚持斗争_____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
24、20世纪60年代,___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20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5、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的主要任务,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________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体制。
26、辛亥革命的果实被___________窃取,他建立起________的统治。
27、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___________。
(2)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___________,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3)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它们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4)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中华书店、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___________,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28、列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主要革命活动,请填写表格空白部分。
时间 | 革命活动 |
1894年 | 在檀香山成立①,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
1895年 | 与陆皓东等人发动②起义,起义失败 |
③年 | 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
1912年 | 创建④,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
1913年 | 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
1915-1916年 | 发表《讨袁檄文》,掀起⑤战争 |
1917-1918年 | 组织护法军政府,开展护法运动 |
1924年 | 召开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
⑥年 | 创立黄埔军校,培养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
1925年 | 病逝,终年59岁 |
请填写: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29、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 )实现“和平之旅”;2015年,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30、中国近代教育变化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之一。
(1)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
(2)1898年,戊戌变法“新政”之一的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31、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请回答:在本单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国际意义?“巩固”主要指哪些史实?请分别回答这些“巩固”史实对当时新中国有何意义?
32、小历同学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的说法正确吗?说明理由。
33、回答下列有关我国教育发展的问题:
(1)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1986年颁布实施了什么法令?
(2)全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哪一年?
(3)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什么为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作为接受义务教育的你应该怎样做?
3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材料二 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什么大事?
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
(2)材料二中“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什么协定?这个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3)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