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从“红卫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关键词,可推测相关的事件是(  )

A. 长征   B. “大跃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82年,邓小平对撒切尔夫人说:“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据此可知,邓小平旨在(     

A.维护国家主权和香港繁荣稳定

B.落实中英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

C.打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

D.维护"九二共识"的决心不动摇

3、下列书籍、报刊杂志所刊发的内容反映了农民阶级诉求的是(       

A.

B.

C.

D.

4、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①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②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④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下游地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下表中①处应为

民族英雄

林则徐

关天培

陈化成

邓世昌

历史事件

虎门杭英

吴淞杭英

血战黄海

 

 

A.抗击楼寇 B.虎门销烟 C.三元里抗英 D.抗击洋枪队

6、太平天国颁布的反映广大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天朝田亩制度》

7、列强恐怕再次革命妨碍商业活动,贷款给袁世凯的国家例如日本等更不想袁世凯失败,加上欧洲亦有动荡,因此,并不支持革命军。这说明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A.西方国家的贸易封锁

B.列强支持袁世凯

C.革命党内部分化

D.北洋军阀势力强大

8、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组织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成立保国会

D.创办《万国公报》

9、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爆发太平天国起义;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掀起了一场自救运动,下列人物中,哪个不是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 )

A.左宗棠

B.曾国藩

C.奕䜣

D.谭嗣同

10、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负一胜的关键在于(   

A.是否有外国支持

B.武器是否先进

C.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了主要作用

D.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11、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限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

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顽固派反对变法

12、导致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条约是

A.

B.

C.

D.

13、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人口为5.7亿。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被选为人民代表。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上述材料反映(     

A.宪法代表着人民意志

B.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C.宪法由人民直接制定

D.宪法保障各族人民利益

14、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升入太空乘坐的飞船是

A.长征一号

B.嫦娥一号

C.神舟一号

D.神舟五号

15、“(这场战争)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打这场战争的中国军队是(     

A.革命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八路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16、1905年8月,在孙中山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兴中会

B. 中国同盟会

C. 华兴会

D. 强学会

17、下列选项中,人物与其成就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禺——《雷雨》

B.徐悲鸿——《愚公移山》

C.老舍——《骆驼祥子》

D.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

18、下列措施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训练新式陆海军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废除科举制度

19、贺龙对团长以上的军官说:“国民党已经叛变革命,我们今天要重新树立革命的旗帜,反对国民党,打倒蒋介石。”这句话最可能说于

A.北伐战争前

B.南昌起义前

C.秋收起义前

D.红军长征前

2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沿海

B.农村

C.内陆

D.城市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2、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23、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事件:_______,1895年甲午战争中_______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24、发展:组织________,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__和天津的________。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具有影响的报纸。

25、476年,在日耳曼人打击下灭亡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

26、填空题

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_______。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机关刊物《_______》,作为宣传革命的刊物。

27、导火线:___________

28、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_,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到1956年底,__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大人”“老爷”等称呼改为“______”“_____”。

30、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________运动蓬勃发展。________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读下图,回答:

(1)这幅照片拍摄于哪一年?

(2)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何意义?

(3)“两弹一星”除原子弹外,还包括什么?

3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回答为什么《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无法成为太平天国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33、问答题:会议名称: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主要内容: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

(2)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根据图表,提取一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原因和结果方面给予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