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以下是《人民日报》部分社论标题,根据相关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

②《为实现全中国土地改革而斗争》

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④《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2、观察下表,从中可以看到军阀割据纷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l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①致使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经济遭到严重破坏②日益增长的军队人数和军费开支使中国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③阻碍了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④便利了帝国主义的侵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林则徐在禁烟时说:“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B.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百日维新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4、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B.遵义会议召开

C.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

D.红军通过沼泽遍布的茫茫草地

5、以下有关如图人物的介绍正确的是( )

A.他被称为“反清英雄第一人”

B.他在著作《革命军》中号召人们推翻清政府

C.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武昌起义后他被推举为都督

6、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

B.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C.中共中央果断发动文化大革命,深得民心

D.“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粉粹江青反革命集团

7、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央委员会也缺乏知识,这是罢工失败的原因……大家确信中国有实行国民革命运动的必要,但是究竟应当怎样为中国革命运动工作的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还反对加入国民党……”。陈独秀意在强调( )

A.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B.总结罢工失败的原因

C.反对加入国民党 D.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8、近代中国政局动荡,下列对近代中国政权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清政府

②南京国民政府

③南京临时政府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9、在近代,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深入,中国各阶级纷纷进行了探索,下列文献主张向西方学习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如图是1953年12月发表在《解放日报》上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该漫画意在说明开展列哪一运动的必要性(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

D.工业化建设运动

11、近代中国影响较大、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A.《大公报》 B.《申报》 C.《解放日报》 D.《新闻报》

12、香港《华字日报》1922年3月对国内时局有关报道的标题如下,由此可知国内正处于(     

A.“二次革命”时期

B.护法运动时期

C.护国战争时期

D.军阀割据时期

13、192548日,鲁迅致许广平的信中说:“总要改革才好。但改进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孙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国还是如此者,最大的原因还在他没有党军,因此不能不迁就有武力的别人。近几年似乎他们也觉悟了,开起军官学校来,惜已太晚。”以下对信中历史信息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 “火与剑”指暴力革命

B. “别人”指日本帝国主义

C. “还是如此者”指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学校”指黄埔军校

14、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如果要谱写一首军歌,来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A.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中国的土地不可以白白断送

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15、戊戊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A. 建立民主共和国

B.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推翻清王朝

D. 都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16、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B.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和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7、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以下属于这次会议内容的是(     

①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②采用公元纪年

③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这意味着(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西藏摆脱了殖民统治

19、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军

张作霖吴佩孚

袁世凯孙传芳

A

B

C

D

 

20、下表为1951年6月至1952年底全国捐献战斗机统计情况。这一情形出现的原因是(       

群体或个人

捐献战斗机(架)

甘肃玉门石油职工群体

1

四川简阳县农民群体

2

豫剧演员常香玉

1

著名工商业者荣毅仁

1

……

……

全国总计

3710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土地革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这里的每幅图片都在诉说着一端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事件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请根据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1919年5月初发生的_________运动,与之有关的一个重要节日是____________。这个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

(2)图二反映的1945年8月蒋介石为了__________时间,三次电邀毛泽东到___________商谈国内和平。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等人来到这里,同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双方签署了_______________

(3)图三反映的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________________的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覆灭。

22、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作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请写出下列相关战役。

(1)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破日本企图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会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近代社会不仅在政治制度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经济、科学技术领域也取得了辉煌成就。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1765年,纺纱工____________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2)英国机械师____________改良了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人类进入“____________”。

(3)1814年,英国____________研制的第一辆蒸汽机车运行成功。从此,人类进入“火车时代”。

(4)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____________的广泛应用为重要标志。人类社会进入“____________”。

(5)英国著名生物学家____________发表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24、(1)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3)汉武帝派   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4)汉武帝建立 制度,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5)下图是汉代农民使用的一种播种工具,它的名称是

25、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领袖是________;创作《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家是________

26、_________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7、____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1981年,____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8、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达到________平方公里。

 

29、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

 

30、“香江涌海翻银浪,宝港归家绽紫荆”这副对联纪念的事件是( )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爆发于何时何地?

(2)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列举一个最能体现这一运动性质的口号?

(4)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是在哪次会议上确定的?

(2)哪次会议后,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3)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哪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思想基础?

(5)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分别在哪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

(7)“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8)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将如何努力,去实现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33、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苦苦的探索。

请回答:

(1)在维护清朝统治的上,洋务派提出了什么主张?请写出两位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什么事件?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说出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功绩。

(4)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5)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现代中国外交连年硕果,扬眉吐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材料三:《乔冠华的“笑”》

材料四:中国外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之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践行合作共赢理念,维护现有国际体系,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201938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后来中国提出的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读材料二,□□□指的是谁?针对亚非各国矛盾和分歧,他提出什么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乔冠华“笑”的理由。20世纪70年代,我国还取得了哪些值得高兴而“笑”的外交成就,举一例说明。

(4)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中国外交需要践行什么样的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5)综合上述外交成就的取得,你认为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