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对这部作品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②提高了中国国际威望 ③巩固了新生政权 ④维护了世界和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事件中,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的是
A.解放军占领南京解放
B.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是( )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国共合作宣言》
C.《对日寇的最后一站》 D.《论持久战》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伟大转折”的含义是指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A. 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B.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 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対外开放
5、原始农业的出现是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进行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下列属于河姆渡人生活概况的是( )
A.种植粟
B.制作彩陶
C.半地穴式房屋
D.磨制石器
6、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7、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第一个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指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太原会战
D. 武汉会战
8、为深入学习和研究“文化大革命”,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查找了如下资料,其中属于可信度最高的一手资料是( )
A.某同学转述爷爷的“文革”回忆
B.小说《平凡的世界》的相关故事情节
C.当代学者对“文革”的研究论文
D.“文革”时期的新闻报纸、照片、档案
9、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向太空迈出的第一步是( )
A.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完成飞行试验
D.“神舟七号”的宇航员翟志刚太空漫步
10、下列四幅战役形势图中与解放东北全境有关的是
A.
B.
C.
D.
11、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那么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哪一次会议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C.党的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2、19世纪中期的一部著作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被剥削的无产者不断壮大,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未来属于工人阶级。这部著作是( )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权利法案》
D.《进化论》
13、1857年,太平天国翼王率10万精锐负气出走,1862年2月,太平军由湖北入川,攻克石柱后,于3月初分三路进入丰都境内。一路去洋渡溪,一路到高家镇,一路出包鸾场。其中翼王是指
A. 石达开
B. 杨秀清
C. 韦昌辉
D. 陈玉成
14、2013年年是北京大学创建115周年,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振兴中华作出过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与北京大学相符的是( )
①前身是京师大学堂②其创办于戊戌维新期间
③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④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5、“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首歌曲以气势宏伟的旋律,震撼并鼓舞了一代中国人的心扉。冼星海创作该曲的时代背景是( )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6、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
A.李鸿章
B.毛泽东
C.孙中山
D.谭嗣同
17、如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颁发于
A.虎门销烟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18、“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一内容应出现在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辛丑条约》
19、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的革命道路。这里的“革命道路”是指( )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和平建国纲领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20、国民党一大选出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等10人当选,约占委员总数的1/4。这反映出( )
A.共产党取得国民革命领导权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C.共产党掌握独立的革命武装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1、_________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和人民的大宪章,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2、中国近代第一块被割让的土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年,海峡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_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在解放战争中实行_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
25、____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上,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26、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_______爱国运动,曾提出“_______”口号。
27、将下列历史人物对应的作品序号相匹配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施耐庵( )、罗贯中( )、吴承恩( )
(1)《西游记》(2)《三国志通俗演义》(3)《水浒传》(4)《农政全书》(5)《本草纲目》(6)《天工开物》
28、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
29、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_____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
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开始焕然一新。某班举行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展览,请你完成活动。
(1)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什么事件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3)中共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学开创了哪一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4)哪一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一会议在中共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产生第一次理论飞跃诞生了什么理论,中共哪一会议把这一理论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6)回顾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历史,你有何感想?
32、在中国近代史上无数革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革命事道路,抛头颅撒热血。大家结合我们本学期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举例一到两名革命英雄人物的名字和事例并阐述他们的革命精神。
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请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34、抗日战争是一首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月3日,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函,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原教材中的“八年抗战”一律修改为“十四年抗战”
材料二 日本侵略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
材料四 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应引起中国人民的高度警惕。日本曾接连发生右翼分子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和内阁成员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事件。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课外学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时间及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反映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在政治上有何体现?试列举发生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大战役各一例。
(3)你认为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的原因是什么?
(4)针对材料四中日本对侵略战争的态度,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处理和应对?